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社会治理
江苏新沂:创新多条路径 打造善治样本
2020-05-14 15:57:00

  信访评议解决疑难信访案、城市空间治理解决城市痛点、“法治书记”解决基层“疑难杂症”、“四到家门”解决服务

  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今年以来,江苏新沂市创新多条路径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信访评议”舒民心

  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评议会在草桥镇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市纪委监委、市信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人民法院窑湾人民法庭的代表,以及草桥镇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纪集村老党员、老干部等,是什么事需要如此兴师动众呢?

  原来是311国道草桥段进行辅道建设过程中因工程建设需要,需对两边进行清理,所有施工障碍基本清理结束,最后只

  剩纪集村袁某一家,因对苗木移植费有异议,无法达成协议。

  为保证工程进度和化解矛盾,专题召开了这次评议会,袁某在会上表达诉求和依据,相关部门针对袁某诉求,结合本单位职责作了解释,各位代表也充分发表了意见建议,最后该信

  访件得到圆满化解,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

  近年来,新沂市加大信访积案攻坚力度,上级交办的信访积案化解率100%,重复信访量连年下降,群众满意度稳步提高。

  “法治书记”贴民心

  “禚书记,感谢您,是您帮助俺过上了好日子!”脱贫户陆美握着市人民法院马陵山法庭庭长、湖东村“法治书记”禚孝严的手感激地说。

  两年前,陆美的丈夫因病去世,此后不久,陆美本人又遭遇车祸,而家中女儿刚上大学三年级,面对突发的意外情况,陆美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禚孝严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组织法庭法官、干警积极进行捐助,并与村委会一道依据相关扶贫政策,对其种植的草莓进行产业扶持。现如今,陆美家盖了新房,

  女儿也已大学毕业,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像禚孝严这样的村级“法治(副)书记”,在全市共有461名,分别派至全市282个村(社区)里担任村级“法治(副)

  书记”,以第三方身份参与村级矛盾纠纷和涉法事务处理。

  “这不是个虚职,而是由市委正式发文任命,任期两年,不占村级编制,每周驻村开展工作不少于一个工作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邢会义说,别小瞧“法治书记”的调解,他们每处理一起纠纷,都相当于一次生动的普法教育,知法懂法

  的人越多,农村法治生态越好。

  “四到家门”暖民心

  以志愿服务为抓手,创新开展“四到家门”志愿服务活动,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四到家门”志愿服务活动,即喜事丧事到家门,宣传移风易俗新思想,签订喜丧事简办承诺书;急事难事到家门,了解居民所需,提供力所能及帮助;矛盾纠纷到家门,调解邻里家庭纠纷,营造和谐社会家庭氛围;关心关爱到家门,摸清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底数,定期上门慰问服务。

  全市各镇(街道)全力打造“1+2+10”志愿服务体系,指导各社区(村居)建立网格包挂制度,将社区(村居)划分为N个网格,每个网格成立志愿服务队伍,每支队伍至少由一名党员和两名热心志愿服务群众组成,就近联系服务不少于十个家

  庭,真正把工作由进村向入户深化,走心走实。

  各志愿服务队每月深入包挂户家中不少于一次,同时发放、收集心愿单,每周通过微信群、电话随时了解群众诉求、主动

  上门服务,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目前,该市425个志愿服务组织,1000多支志愿服务队,

  6.5万名平安志愿者,活跃在群众身边,提供志愿服务。(赵娣 朱军宇 吴婷)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