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江苏省无锡市公安局全体社区民警坚守岗位,守严守牢社区这道防线,筑牢社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
居民都是社区民警的安全员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无锡市公安局惠山分局陆区派出所社区民警吕坚相信,只要他多帮群众一把,群众也会对自己的工作多一分理解和支持。“吕警官,我和隔壁老李家总是因为土地划分吵架,请你过来给我们评评理。”吕坚的社区属于农村社区,土地纠纷时有发生,因为都是乡里乡亲,群众会直接打电话给吕坚,他就叫上村委会成员一起到现场给双方评判。对于吕坚给出的建议,双方都心服口服。久而久之,村子里的矛盾也少了,邻里关系也就更和睦了。
“吕警官,这里有一个居家隔离的人偷偷跑出来了。”2月17日,有一户村民实在忍不住居家隔离的苦闷,从家里走了出来,还没有走多远,就被吕坚堵在了路上,最终被劝返。防疫期间,大伙儿看到吕坚为了大家的安全奔波忙碌,都主动参与到抗疫工作当中。一有情况,吕坚必然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处置,困难当前,社区里的每一个居民都是吕坚的安全员。
社区有个“打卡点”
“你好,请出示锡康码,配合测量体温。”每天下午,梁溪分局江海派出所社区民警单陈亮总会准时出现在宁海里小区门口,每日的坚守饱含着他对群众的拳拳深情。
社区并不大,他却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疫情发生后,单陈亮第一时间协助小区物业进行封闭管理,每天和社区防疫干部去给居家隔离人员测量体温、帮助解决生活困难。辖区的张大爷结束隔离后专门到派出所感谢,他和老伴从外地返锡后便开始居家隔离,由于生活用品储备不足,只好求助。单陈亮立即购买相关物品上门,并一直帮扶到隔离结束。
宁海里是城中心的老小区,有一大部分居民是老年人,由于子女不在身边,他们很渴望有人去关怀。“社区工作虽然平淡、繁琐,但每一次帮助居民办成一件事,都会从中感到满满的幸福和快乐。”在疫情发生前,单陈亮每天都会到社区的花坛和那里闲聊的大爷大妈见个面,就像是约定好的打卡点。“社区民警是需要时间沉淀的,能进得了门、说得上话、认得了人,才算是合格的社区民警,我和辖区百姓的关系就在这一朝一夕的相处之中慢慢变得融洽。”单陈亮说。
把工作做到百姓的心坎
新安花苑三区是典型的拆迁安置房小区,实有人口近两万人,20多年来,新吴分局国科园派出所社区民警陆春裕的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以前管辖的13个村子如今都已拆迁,有的居民搬走了,有的搬进了安置房。外来人员的流入、本地人口的迁出,让社区工作变得纷繁复杂。
今年以来,他配合街道相关职能部门对社区内215户5人以上的群租房进行了整改,将隔挡全部拆除,恢复房屋原状,社区治安环境大幅改善。“和老百姓打交道,必须用最质朴最真诚的态度,做到腿勤、手勤、脑勤,遇到可疑人员要多问一句,遇到邻里纠纷多劝一句,只有把群众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群众才会认可。”疫情期间,小区物业保安力量不足,陆春裕发动辖区的治安志愿者充实到门岗上,加强进出口的检查。社区没有大案要案,他却20多年如一日扎根群众中间,用心为民服务。
社区里的“金牌调解师”
“对门相见不相识”在城市生活中很常见,邻里之间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滨湖分局溪南派出所社区民警孙毅的溪南社区第二警务区就是这样的一个城中社区,社区居民提到孙毅总是禁不住地称赞。
“孙师傅,这边有两户人家吵架,实在劝不住。”年轻的处警民警面对这样的阵仗硬是没有插上嘴,打电话向孙毅求助。10余年间,这两户人家摩擦不断,一看到孙毅,双方都拉着他“诉苦”。他却不急不躁,请他们一起到警务室慢慢聊。经过数次调解,双方化干戈为玉帛,握手言和。
“只要我一碗水端平,他们都愿意听我讲。”作为“金牌调解师”的孙毅,调解纠纷的秘诀就是公平公正。“每每看到纠纷双方握手言和时,我的心里都由衷感到高兴,也很有成就感。”孙毅一直以来坚持从维护辖区稳定、维护辖区居民利益出发,坚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达到双方当事人满意,积极创建一个治安良好、人际关系和谐的文明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