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份以来,受疫情影响,企业劳资纠纷、合同履行纠纷、房产租赁和物业纠纷等矛盾纠纷明显攀升,成为直接影响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的一个不稳定因素。扬州市司法局第一时间吹响矛盾化解集结号,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各类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的“百日攻坚”行动,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累计排查调解矛盾纠纷649件,未发生一起群体性涉企矛盾纠纷。
周密部署
凝聚力量当好先锋队
“百日攻坚”行动以来,各地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迅速行动,通过业务微信群,及时下发关于开展涉疫纠纷排查化解的紧急通知。并就做好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联动对接,加强跨区域、跨领域、跨部门合作调解,杜绝群体性纠纷、违法事件发生等工作,做出细致妥善的安排。广大调解员积极请战,集结成一个个矛盾排查化解工作队,分赴乡镇(街道)、企业巡回摸排,宣传中央、省、市有关决策部署精神,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发挥了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越是处在疫情防控关键期,越要加强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宝应县望直港司法所长王凯对记者说。在疫情排查期间,他连续20多天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先后10多次参与涉疫纠纷远程调解,获得了当事人的连连称赞。司法所3名年轻女干警轮流到辖区调委会值班,每天通过网络平台提交纠纷线索,确保重要矛盾纠纷线索不遗漏。全体调解员保持手机24小时畅通,随时待命听候调配。在全民抗疫的紧要关头,这里已然成为全市抗疫维稳防线的一处坚实战斗堡垒。
重点排查
创新方式下好先手棋
疫情防控期间,某镇调委会通过网上在线排查发现,某大型企业发布通知,要求多个车间立即恢复生产。但工人们担心复工后会增加交叉感染风险,负面情绪不断,纷纷发帖抱怨。调解员立即展开深入调查,发现该企业只是局部复工,且生产的是运往武汉抗疫前线的急需品。调解员仔细了解核实具体情况后,立即联系企业领导,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官方消息,耐心劝说员工顾全大局,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有序复工复产。员工们也从一开始的不理解、不支持,终于转变为积极响应、主动参与,成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一支斗志昂扬、精神饱满的生力军。
为推动企业顺利复工复产,扬州市司法局积极组织对全市重点企业、重点区域进行巡回集中走访,将疫情排查和纠纷调处相结合,将普法教育、健康宣传与现场排查相结合,通过综治联络群和业务信息共享平台,实时搜集、通报所了解和掌握的最新信息,逐一落实“百日攻坚”行动要求。他们还创新开展“网上大排查”,加强网络舆情搜集研判,安排专人关注市民论坛、政府网站、12345平台群众来信留言等信息,引导相关人员通过正当渠道表达利益诉求,合理合法地维护自身权益。
注重方式
情理结合打好防范战
在“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中,广大调解员充分发挥第三方组织的中间协调作用,努力搭建企业与员工的“连心桥”,采用行之有效的调解技巧,帮助解决不必要的纠纷和隐患。围绕员工担心的企业防护措施不到位问题,调解员及时展开线索核实,引导企业认真落实复产复工各项准备措施,并通过电话、短信、公告等多种形式向全体复工人员公布,让职工更安心,企业更放心。
除此之外,扬州市司法局还多管齐下,积极开展复工复产人员心理疏导。结合“三调对接”平台建设,及时公布面向企业的调解对话热线,并在劳动纠纷专业调委会的接待前台安排有多年心理疏导经验的专职人员,对上门求助和反映问题的复工人员提供优先到位的心理辅导,从稳定当事人情绪入手,确保矛盾纠纷可防、可控、可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