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社会治理
一张“联络图”引发便民服务“葡萄串效应”
2020-03-15 19:48:00  来源:江苏政法微信公众号

  新时代如何让雷锋精神在社区扎下根来,如何让志愿服务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以文明新风改变陈规陋习?扬州邗江公道镇魁星社区注重发挥党员志愿者引领力量,立足现有资源,驰而不息开展便民服务和关爱行动,从而让一张网格“联络图”引发便民服务“葡萄串效应”,渐进式推进居民文明层次的提升。疫情期间,网格发力,更是聚合起社区文明的磅礴力量。

                  

                                    △“精准滴灌”帮困难群众渡疫情难关 

  正常的居民家庭,一户有一名家庭成员患大病,这个家庭就很不幸了。但社区居民常开琴母子二人都患上了尿毒症,四十多岁的母亲患病失去了劳动力,十几岁的儿子因病不能再上学,家里为治病债台高筑,房间、客厅里连件象样的家用电器都没有,全家生活开销全靠男主人在外面推销酒水维持。  

  “群众有困难,社区有义务伸出手去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不管这种力量有多大,总之,全面小康的路上不能让一户群众因为重病而掉队。”社区主任张明奎这位不善言谈的汉子,默默地扛起了联络帮扶的责任。

  社区评低保户,大家一致推选常开琴家为低保救助对象。去年的“5.19”慈善一日捐,社区发动居民,为她家定向募捐了2000多元紧急救助金。一二月份的疫情防控中,常开琴一家更是社区重点照顾的对象,在防疫物资十分紧缺的情况下,社区干部把自己省下来的30只一次性医用口罩送上门,张明奎还自己买了两壶油、两箱方便面和水果等送上门去。“疫情防控期间,所有居民都要宅在家里,她们母子俩本来身体就不好,就更不能出门了。常开琴家这种情况,我们一户一档一人盯,一帮到底。那阵子,我们所有社区干部都当上‘跑腿’,困难群众的生活不便,能解决的肯定不能拖延。”张明奎说。

                     

                                      △一场疫情“考出”社区文明新风尚 

  三月,公道镇的学雷锋活动月。各地一群群志愿者走上街头,走进敬老院开展便民服务、为困难群众送去关爱,魁星社区在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常规活动的同时,却在思考如何把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延续,更多地精准服务特定人群。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雷锋精神的内核其实是不计个人得失,时时处处做好事,永远给别人方便。我们把握雷锋精神的内核,注入更多的时代内涵,让学雷锋活动与文明引导、志愿服务对接,像春雨润物无声般提升居民公德,真正让‘三月来了四月走的雷锋叔叔’在社区安上户口,让更多的居民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文明气息和便民服务的实惠。”魁星社区党支部书记彭飞介绍。 

  一场不期而至的疫情,既是一场对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大考,又是对公民道德的测验。疫情防控严了,居民有了更多待在家里的机会,出门不像以往那样想走就走了,但社区干部却发现,经过疫情防控和文明引导,社区聚众赌博、乱扔垃圾、违章停车的现象渐渐销声匿迹。一些居民还主动站出来,协助社区进行文明劝导,引导有序停放车辆,维护小区卫生环境。疫情防控开展以来,居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空前增强。

                      

                                        △社区干部言传身教个体户成抗疫志愿者 

  魁星社区沿街门面房众多。街上有位个体户,去年12月投资二十多万元装修了门面,准备元旦开业。疫情防控开始了,他的店才开了不到一个月就要歇业,刚开始这位个体老板十分不理解,坚持要开。“劝你不要开,是对你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如果你硬要开,一旦引发了疫情传播,你就要因此负刑事责任。你自己想想看,两边哪头轻哪头重?”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劝说。

  最后,这位个体工商户也想明白了。“其实,我也觉得你们不容易,为了大家的健康,你们连家人都顾不上了。从明天起,我也要跟你们一起站岗,疫情不退,我们不走。”于是,从正月初三开始,他和社区干部一起,在小区门前,在道路卡口站了十几天的岗……

  在魁星社区,一张七彩网格“联络图”,背后连着一名网格长、一名医护人员、一名网格员、一名城管队员、一名安全员和一名文化辅导员。网格发力,聚合起社区文明的磅礴力量。 

  “对居民的一些不文明行为习惯,如果强行说教,效果反而不好。社区干部言传身教,四两拨千斤,反而能得到更多的理解,形成空前的合力,也让社区居民文明习惯的提升改变找到了支点。”彭飞对此深有感悟。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