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云县是拥有百万人口的大县,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战“疫”中,当地公安机以遍布全县城乡的284个警格、914个网格为依托,全警发力筑起抗疫钢铁堡垒,持续保持着零疑似病例、零确诊病例的纪录。
筑牢战“疫”防火墙
“所有的警力和网格员,全部按照‘警格+网格’的要求下到各查控点,对进入县内的所有人员进行严格的体温检查、身份核查、去向调查……”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灌云县公安局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指导思想,紧盯人员核查管控、道路卡口检查、自身防范等重点环节,第一时间将防控力量布设到一线。交警大队等部门严格执行战时工作机制,全警深入一线联合卫健、交通运输等部门,24小时驻守进出县域30个出入口,对来往车辆、人员做到“逢车必查,逢人必测”。同时,结合外部防疫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布防策略,适时增设8个联合查控点。期间,累计检验车辆32186辆,核查人员53708人。
按照“外围堵点、内圈巡线”策略,灌云警方加强城区医院、商业繁华区等7个重点地区、11个重点路段的巡逻管控,会同交通、卫健等部门对来往车辆、人员进行检查,一旦出现涉疫警情快速反应、科学处置。
密织社区防控网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疫情防控的一线阵地。灌云县公安局将社区防疫和社区社会治理融合推进,抽调32名机关民警下沉派出所,将防控力量前移至社区、村居,和社区民警一道深入社区、走进群众,排查人员信息、整改风险隐患、宣传防疫知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防疫,先后吸纳560名社区服务志愿者、310名退休党员干部充实社区网格员防疫队伍,在全县284个全要素网格基础上,再细分为914个疫情防控网格,全面实行社区民警+网格员责任包干,做细做实各项防控措施和服务举措,用“警格+网格”融合管理机制来织密社区疫情防控网。
1月23日起,全县330名公安民警、914名网格员全面进驻115个社区联合查控点,对进出社区人员逐人测量体温、查验证件,尤其是对来自疫情重点地区的返乡务工及就学人员按照“一人一策”要求,逐人登记建档,并配合社区干部及卫健防疫人员对他们进行居家隔离。期间,坚守社区查控点的民警带领网格员、志愿者,采取入户走访、电话核查、数据核查等方式,先后入户调查24650户,采集登记信息61760人,发现违法犯罪线索75条、安全隐患780处,抓获在逃人员9名,实现了防控疫情斗争和社区警务工作的“双赢”。
打赢数据赋能战
强化科技赋能和大数据助力,疫情防控和维护稳定各项工作才能抢占先机。灌云县公安局抽调12名警力成立疫情防控大数据研判专班,建立闭环数据核查流程和防控数据库,密切跟踪防控形势变化,及时调整防控措施,让疫情防控更加有力有效。
为确保防疫数据核查准确无误,数据研判专班24小时连轴转,对上级公安机关通报、联合查控点采集上报、其他联防联控单位报送的数据开展专项清洗,与有关数据资源进行碰撞比对、筛选加工、关联分析后,推送给社区民警、网格员深入社区(村组)进行点对点、面对面核查,做到涉疫情隐患车辆、人员可知、可查、可视、可控。“大数据不仅为防疫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还成为战‘疫’精确制导、决战决胜的法宝。”灌云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张友俊深有感触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