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执法办案经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过硬的警务实战技能,让王晨成为苏州市吴江区公安局2022年度“十佳民警”之一,而他的妻子贺洁也获得“十佳鲈乡警嫂”的荣誉。王晨钻研办案,贺洁经营书店,读书是两人的共同爱好。春雨润无声,慢慢地王晨有了颗“剑胆琴心”。
吴江区公安局同里派出所执法办案队指导员王晨,2006年9月参加公安工作,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荣获个人嘉奖2次。
当师傅 他以身作则传帮带
2019年底,王晨调至同里派出所负责执法办案工作,一手抓起了同里的办案队组建工作。“当时的同里派出所还是社区派出所,如今要转型为综合派出所,执法办案的工作都要从零做起。”王晨回忆。就这样,看监控、走现场、摸线索……王晨一点一点将十多年来多个所队工作的经验教给队员们,他“连”起了一支7名民警、16民辅警的办案队伍。
“最佩服的就是王指导审讯的功夫,我的审讯技巧就是从他那里学的!”刑队新兵李哲表示,刚工作不久时,他曾遇到一个有着几十条偷盗记录的惯犯,他和同事们怎么都“撬不开”嫌疑人的嘴,王晨审讯了一个小时,他再进去时嫌疑人眼睛红红,一五一十交代了犯案经过。还有一个嫌疑人,多次偷盗“臭名昭著”,且拒不认罪,为了让他开口,王晨前往南京联系他跟前妻生活的女儿,了解嫌疑人,回吴江后通过女儿这一话题,顺利打开了审讯工作的局面。
每次事后,王晨都会向他们传授“秘诀”:“你们要从他的角度去聊,他的成长经历怎么样,为什么一步步走到如今,要学会换位思考……”“养心莫如静心,静心莫如读书。”这样细心柔软的一面正是得益于他和妻子的阅读习惯。
到同里派出所工作以来,他自己不断精进,也带领着团队成员一起成长,参与办理大大小小的刑事案件8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00余名。并且在文物打处、赌博专项行动、食药环专项行动等大案、要案中有重大突破。
当刑警 他冲锋在前不惧危难
从警17年,王晨一直奋战在刑侦工作的第一线,从初出茅庐的新警,到执法办案队的“头雁”,面对危险迎难而上,不变的是他从警的初心。
2022年8月15日晚上,王晨研判出一条线索:一名外地男子来苏准备贩卖毒品,联系过程均通过网络的方式,王晨只知道地点在苏州火车站附近,嫌疑人的长相特征均不了解。获悉该线索后,王晨迅速安排警力在外围秘密守候,自己和一名较有经验的民警潜入核心区域。王晨与同事骑着共享单车在周边摸索了几个小时,渐渐对区域熟悉了起来,忽然间,一可疑人员进入王晨视线,当双方在小路上狭路相对时,可疑人员立即摔碎手机跑入灌木丛中,王晨立即与搭档展开追捕,在灌木丛中按住了嫌疑人。
同事回忆中告诉记者:“我跑得没他快,他先在灌木丛中按住了对方,我一起协助,我们和嫌疑人都被灌木丛扎满伤痕,三人都‘挂了彩’,事后才知道嫌疑人患有传染性疾病,我俩到现在还在吃阻断药。”
作为一名刑侦民警,王晨面对的是各式各样的犯罪分子,面对着许多难以预知的危险。但他从未退缩,有危险永远自己冲锋在前,用勇于担当的精神和敏锐的侦查意识,带领着同里执法队屡破大案要案。
当“头雁” 他身先士卒周密安排
“除了自己,更要考虑团队。”这是王晨成为同里派出所执法办案队指导员后一直牢记的。同事们评价他:“能战斗,更能团结队伍。”
一次,王晨收到线索,同里湖凌晨总有一伙人在禁捕区域进行非法捕捞,行踪十分隐秘。在制定作战计划前,他独自一人前往现场勘察,确定了蹲守位置、四周临湖危险地形,并提前考虑了嫌疑人可能的冲卡路线,在拍照记录、做好笔记后,王晨召开了此次行动的作战会议,将任务布置下去。
在这之后,王晨带队每天凌晨1点到3点守在同里湖周边,蹲守研判确定的面包车。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这样不分昼夜的连续作战后,一周后的凌晨2点,王晨将嫌疑人一网打尽。“案子办得顺风顺水,离不开王指导的周密部署,让我们对困难都做好了准备。”王晨的老搭档李世杰表示。
近三年疫情的持续状态下,刑侦打处工作面临极大挑战。在“头雁”王晨的带领下,同里派出所执法办案队不等不靠,立足本地现有线索,深挖拓线、日夜鏖战,打出了一场又一场漂亮仗。“王晨身上有着刑警的英勇果敢,常年读书的习惯更让他有着缜密的思维,‘剑胆琴心’形容他再贴切不过了。”说起得力干将,同里派出所所长钱晓忠赞赏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