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一线人物
张浩:总想在司法救助中再多做一点
2023-04-19 11:32:00

  她是检察院对外宣传的窗口,是联系群众的纽带,是司法被救助对象的暖心人,更是法治最贴近群众的实践者。 

  张浩,现任淮安市清江浦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控告申诉组副主任,一级检察官。从事控申工作近十年,她以亲人般的赤诚之心,用法治力量去解决群众的烦心事,给困难群体带去了希望之光。近三年,她累计接待信访群众高达937人次,曾获得全市检察机关“优秀女检察官”“办案能手”等荣誉称号;她所在的团队荣获淮安市“五一巾帼标兵岗”“淮安市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 

多听一些 “不合理”诉求里藏着“急难愁盼”

  控申窗口,每天面对的是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来访者,听得最多的是怨声和求助声。 

  张浩说,办信接访就是办案,每一封信、每一次来访都是群众的急难愁盼,控申人要多听,要会听,还要听得懂,更要想办法给办好。 

  申诉人刘老太已经70多岁了,她的儿子因犯放火罪于2014年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老太前来申诉,称她的儿子没有放火,且有精神病,不应承担刑事责任。 

  调阅审查了原案全部案卷材料之后,张浩认为原案事实清楚,处理并无不当,老太的申诉理由不能成立。但是刘老太却在判决生效7年后提出申诉,这有些不合常理。带着这些疑问,她决定再听听刘老太的说法。 

  刘老太的老伴儿过世得早,儿子智力残疾和精神残疾,经常打骂妻儿,当年的案件就是在夫妻争吵中情绪失控点了火。刘老太的孙子读高二,马上面临高考,她计划着孙子万一考不上大学还可以去参军,但是又担心会因儿子有犯罪记录在政审时受影响,所以才想通过申诉翻案。 

  这时,张浩才明白,这个“不合理”诉求背后藏着刘老太对孙子的爱。她认为这个诉求有实质性化解的可能。 

  她一方面全面、充分释法说理,举行听证会,结合证据阐述认定的事实,公开申诉案件审查情况;另一方面纾解刘老太的心结,积极联系相关部门,向刘老太说明直系亲属的犯罪记录不必然影响政审,除了参军还有多种选择,要尊重孙子的个人意愿,劝解刘老太不要过于担忧;还开展司法救助,在经济上对刘老太的生活给予保障。 

  面对刘老太的每一次来访,张浩都热情接待,以充分的尊重和耐心获得了刘老太的信任。后来,孙子考上了大学,刘老太还特意打电话给张浩,将这一喜讯告诉了她。 

  看似“不合理”的诉求背后可能有申诉人不为人知的苦楚、未曾言表的起因。张浩就像亲人一样去倾听,去感知,去寻找,去关怀,从那些“人之常情”入手,化解群众矛盾。 

多做一点 让群众体验检察温度多一度

  “救助不是终点而是持续关怀帮扶的起点”,张浩对司法救助工作深有感触。 

  老杨一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他的大儿子在一场车祸中不幸身亡。突如其来的变故不但让老杨夫妇失去了儿子,也让这个家庭失去了收入来源,生活非常困难。肇事方一直没有赔偿,老杨因腰部受过伤,只能干些简单的农活,妻子到建筑工地打零工补贴家用,家里还有个上小学的小儿子。家里一贫如洗,冬天最冷的时候,全家只有三床薄被。 

  张浩和同事实地走访核实情况后,联合淮安市检察院共同开展司法救助,两级检察院给予老杨一家救助金6万元。 

  救助金发放到位了,可张浩的心里还是不踏实。老杨家里的顶梁柱没了,收入来源也就断了。于是在开展司法救助的同时,张浩积极联系当地村委会,希望尽快将老杨一家纳入低保范围。后来,村里还帮他们进行了危房改造。老杨家有了明显变化,院墙用水泥抹平了,以前的泥地也进行了硬化,厨房、厕所也改建了,还添置了一辆农用三轮车。老杨家终于有了家的模样,冒热乎气儿了。 

  “司法救助后,持续关注救助人的生活情况、评估救助效果,为被救助人再多做一点,让法治的温度再多一度,让群众的生活能再好一点,我们的工作才有意义”,张浩温柔而坚定地说着。 

多想一些 用检察力量托起一个家的希望

  2022年,最高检开展“关注困难妇女群体,加强专项司法救助”活动以来,张浩和她的团队将困难妇女救助帮扶作为重点工作,与区妇联签署《关于开展困难妇女司法救助帮扶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出将妇女儿童作为共同体,在对妇女开展司法救助的同时一并救助其抚养的未成年子女,实现“应救”对象全覆盖。 

  “感谢检察官对我的帮助,以后我要自立自强,给孩子们做好榜样”,困难妇女赵某拉着张浩的手,对她表示感谢。 

  赵某是一名单亲妈妈,其丈夫过世多年,独自养育三个女儿。二女儿小宇是一名初中生,也是一起案件的受害人。张浩和同事到赵某家调查时,发现赵某居住的房屋年久失修,门窗朽烂,没有一块完整的玻璃,仅用布帘、编织袋遮挡视线,房屋四处漏风。其大女儿考上大学后,因家中负担不起学费而放弃入学,小女儿才刚入学。每月的低保金,是她们一家人的全部经济来源。张浩在和赵某交流中发现,她缺乏自立能力,生活没有目标、没有规划,家庭教育的缺失也给孩子们的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 

  张浩及其团队充分考虑救助申请人的现实情况和实际需求,坚持“按需救助、一案一策”原则,多部门协作量身定制救助方案,编制救助金使用计划,以保证用于孩子的教育支出,让孩子们得以顺利完成学业。同时,对赵某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帮其更换房屋窗户,改善了一家人的居住环境。 

  “我们要关注“因案致贫、因案返贫、因案增贫”的妇女群体,更要关注其养育的未成年子女,多做一点,孩子们的保护就多一点”,张浩说。 

  近三年来,张浩和她的控申团队对困难妇女开展司法救助128件,发放救助金176万元。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