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社区派来的微网格员,楼上还有噪音吗?如果还有的话麻烦您告诉我,我再去协调一下,您可以记一下我的电话,187……以后有事可以直接联系我”。
丁兰是扬州市邗江区蒋王街道何桥社区蓝湾华府小区的一名微网格员,负责小区1-10栋的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社区网格化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作为小区的大“管家”,丁兰坚持每天在网格内进行巡格入户,及时发现问题,上报问题,解决问题。无论是安全隐患排查,还是文明秩序引导,也或是政策咨询解答、矛盾纠纷协调等,她都一一耐心帮助解决。
“网”住的是家长里短,“格”里回应群众诉求
微网格员的工作并不复杂,但却需要热心、耐心、细心和诚心。从一次次敲门无人应答,到居民开门时的戒备谨慎,再到居民们盛情相邀,作为一名微网格员,丁兰用她的热情服务,让小区居民渐渐地对这位微网格员从陌生,到熟识,再到信任。哪家有空巢老人,哪家有孕妇婴儿,哪家是新住户,她都一一熟记在心,做到心中有数,时时关心。只有了解不同人群的特点,才能针对他们的不同需求,提供精准化服务。丁兰始终坚持在网格走访中听民声、察民情、访民意、解民忧。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高龄老人越来越多,社区就成为“空巢老人”的暂时依靠,平时子女不在身边,微网格员们便成了她们平时的“跑腿人儿”。家住8幢的庄爷爷是一位80岁的高龄老人,他便是丁兰经常看望和照顾的人,老人身体不舒服,丁兰帮忙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上门量血压,老人想吃什么,便在自己家里面做好了送过去,老人平时记得最清楚的便是丁兰的电话号码。“平时替我代缴医疗保险、陪我聊天说话啥的都是小丁,他就跟我的女儿一样,特别亲”庄爷爷开心地说。
亲切的问候、贴心的话语、让老人们倍感关爱和温暖,通过在每天入网巡查过程中及时了解老人所需,为社区老人提供便捷有效的上门服务,不仅拉近了网格员和老人的感情,更让老人们不在孤独。
“网”住的是居民人心,“格”里彰显守望相助
“微网格员的工作说简单也简单,说不简单也不简单。”虽然新上任不久,丁兰已经在日常走访中总结了一套自己的工作经验,“对待居民,首先要了解他们,其次要关心他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完成工作就结束,居民的心声多听一听,居民的需求多问一问,居民的困难多帮一帮,这样才能跟他们建立起联系。”
平常,她会帮忙替家里新装修的居民开窗通风,帮出差的居民养花浇水、照料宠物,帮行动不便的老人采购生活必需品。也许这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她认为这却是居民们对她的极大信任。只要居民有需要,她随叫随到。有一回,有户居民家里联系了师傅上门安装衣柜,但因有事不在家,便把进门密码告诉了丁兰,请她帮忙。丁兰二话不说答应下来,连续两天在该居民家里,帮助业主和安装师傅不断地沟通安装设计方案,最终解决了问题。
在如今的商业化小区,居民邻里之间可能并不熟悉,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难题,一时之间常常找不到人来帮忙。“我希望居民们有问题能第一时间想到找我,这就是我工作的最大成就”,丁兰告诉我们。
“网”住的是居家隔离,“格”里诠释人间大爱
丁兰是蒋王街道每一名微网格员的缩影。他们积极发挥着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和民意收集员的作用,是他们通过日复一日的入户走访,建立起便民服务之网,通过热情服务,和居民架起情感沟通之网,通过仔细排查,筑牢疫情防控之网。
“最近家里有人去过浙江绍兴、陕西西安等地吗?”这样的开场白,丁兰已经重复了太多太多次。作为何桥社区的一名微网格员,她每天奔走在楼栋之间,走访摸排中高风险地区旅居人员。12月以来共计入户排查232户次,排查出中高风险地居旅居人员1户1人、宁波鄞州区旅居人员3户5人,并根据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及时分类管控到位。
为保证信息排查的准确性与及时性,丁兰用脚底板入户的土办法,坚持做到每家每户都要见面,一个不落拼“脚力”,力争做到防疫无遗漏。“经过排查,我对我所负责网格内的每一户人员信息都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丁兰说,“一举两得,也同步刷新了我的‘数据库’。”
她还总是力所能及地为居家隔离人员送去关怀,经常询问他们的生活需求,帮助他们拿去快递,为他们送去外卖食品,顺手带走门口的垃圾……小小的举动给居家隔离人员送去无限的温暖。像他们这样的网格员,蒋王街道还有很多。他们靠着铁脚板的优势,用脚步丈量进度、用实干书写担当,全力守牢网格里的安全。
网格化服务管理是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和重要载体。用“小网格”服务“大民生”,在“小网格”做好“大‘管家’”,通过微网格凝聚各方力量,突破治理困局,叩开百姓家门、走进群众心门,用网格服务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在“小网格”实现“大作为”,需要的正是像丁兰这样在网格“责任田”里默默耕耘奋斗的微网格员们。(龚高成 袁庭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