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富生,常州市溧阳市上黄镇周山村第2网格的网格长。早在2017年,他就被查出身患胃部肿瘤,并于当年8月至次年1月在北京进行治疗。此后每年都需要上京复查三次,每日服中药两次,不能间断。然而在疫情来临之际,他毅然决然投身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战斗至今。
对于摸排走访工作,村民大多是理解和支持的,但难免会有不配合的人。大年三十傍晚,蒋富生得知三庙桥有户人家的儿子一家三口从湖北宜昌归来,便立即上门调查。该户老人对此持无所谓态度,对蒋富生的查访有抵触情绪。蒋富生一次次上门,耐心劝解老人,并关照他们,为了大家好,不能出门,不能到处走。终于,蒋富生的不懈努力获得了老人的认可和配合。
三庙桥是一个自然村,村委安排蒋富生定点,并配备了两名网格志愿者。每天下午一点前,他都要对周山村外来人员进行排查,特别是与武汉、湖北及浙江关联人员,进出村的人员登记在册,然后去三庙桥做同样的工作。晚上七点多回家扒拉一口饭后,他还要再去三庙桥转一圈,“心里总有些放心不下,转一圈才踏实的。”
也许这是现阶段每个网格长、网格员、村干部的常态,但是蒋富生是每天早晚还要按时服用两顿药物的人。然而,蒋富生却从未当自己是病人。他说,“政府交代的工作肯定要做好,不做好就不是一个人的问题了,会耽误很多事情。思想上总有根筋拉着,怎么说呢,就是一股责任感吧,我都是个二十几年的老党员了。”尽管戴着口罩,但他那坚毅的眼神依然显示了一名基层共产党员、一名网格长的自豪和担当。“哪怕我不做这个行当,也会把这个事做好的”。他质朴的语言铿锵有力。
作家庆山在《承担责任的人,他在山顶生起一堆火》一文中写道,“在共同的痛苦中,没有人可以推卸责任。事实上,每一个人都负有责任。对过去的责任,对当下的责任,对未来的责任。”而蒋富生,就是在山顶生起一堆火的人,为着人们的平安健康而辛苦奔忙,为我们传送着温暖和光亮。有这样的网格长冲锋在前,我们又有什么值得担心的呢?相信在花开之时,蒋富生能如期去复查身体,并希望他康健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