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擦”“咔擦”,坐脚式拍仰面、马步式拍背面、侧躺式拍侧面……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的街头,你或许偶遇过这样一位老师傅,他举着相机、蹲在街头、兴奋的按着快门,有时他上树登高、有时他趴地上仰。为了能拍摄到自己心目中的“最佳照片”,全然不顾形象,有时甚至为了人物的一个表情,跟拍数月。
这位民间摄影家叫谢才保,人称“谢老”,国家一级摄影技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金坛首届人像摄影大赛一等奖得主,在金坛本地是公认的人像摄影“第一人”。
1970年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干摄影算起,至今已经是第50年整了,这50年里,谢老专注在街头巷尾跟拍他心中的“雷锋式”好人,上百位人物出现在他的相机中,而金坛交警大队秩序中队指导员陆旭东则是他跟拍时间最长、占据内存最多的一位。从2010年至今的10年时间里,留下的照片有6500多张。照片背后有着怎样的缘分?这一切还得回到2010年11月,那个深秋的早晨。
从质疑到钦佩,他说:这姿势太美了!
每天晨起去公园拍摄,是谢老的习惯。一次拍摄结束回家的路上,他看到一群人围在桥边议论,以为现场出了车祸的谢老急忙冲过去,想要抓拍一手素材。走近才发现只是一位交警在车流中跑来跑去,并不时拉开车门,接过车里的孩子。“当时群众呢都在议论那位交警,说他这个做法很像门童、佣人,有点多此一举,我多少也有一点这样的想法。”当天,谢老拍下了这位交警执勤的全过程,看着他脖子里冒出的热气、脸上滴下的汗水,谢老心中嘀咕,莫不是又是一次作秀?
这样的质疑,在谢老第二次拍摄的时候就消除了。“我看见他在跑前跑后拉车门,车门一开,小孩子一点点小,把书包一个个背好,抱好小孩送到学校门口,配合十分默契。”谢老说,一个早上这位交警都没有停下过脚步,而从他和学生们、家长们的交流、笑容来看,他确实做这个事情已经很久了。当时他就被这个皮肤黝黑的交警感动了:“这么美的姿势,我一定要记录下来!”
后来,谢老得知他叫陆旭东,是金坛区交警大队的交警,从2008年开始就在华罗庚实验学校门口护学了。“他就是我要找的‘雷锋式’好人,我要以他为主题,拍出最满意的作品。”
2011年2月18日,大雪纷飞,路面积雪给出行带来了很大不便。谢老没来得及刷牙洗脸,穿起鞋骑上电动车就往外赶,由于雪天路滑,一路上摔了好几跤。他要去华罗庚实验学校门口看看,雪天的陆旭东又会做出怎样的举动?“看到他在那里,我高兴的不得了,终于赶上了!”
《记录他上班的第一个小时》(组照),这组照片一共四张,展示了陆旭东多个“护学姿势”,这些被网友称为“最美动作”,也获得了全市“至尊杯”寒冬下的交警纪实摄影大赛一等奖。谢老介绍说,这些奖一方面是对他作品的肯定,另一方面更是对陆旭东感人事迹的肯定。“虽然只是小小的动作,但却是大爱之心,我很佩服他的。”
从拥堵到顺畅 他说:只是往前多走一步
金坛山水网是金坛本地非常红火的一个论坛,谢老每次都会把拍摄的照片发上去,冲上“热搜榜”。大家除了对陆旭东高度评价外,还会聊上几句:“上下学高峰1000米左右的路段上能聚集好几百辆车,堵得水泄不通”;“每天4个接送时间段,光在上午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陆警官要重复做拉车门、抱小孩、关车门、牵小手、进校门的动作上百次,每天都有超过400个孩子这样被他送进校门”……
据了解,从2008年10月陆旭东来到华罗庚实验学校护学后,这个总是被投诉的路段好转了不少。虽然他只是帮家长把停车送孩子的事情做了,但正是因为这一拉、一搀、一抱,却缩短了车辆停留时间,打通了这段老大难路段,更为学校开通了最安全的“接送通道”。皮肤黝黑的陆旭东也被学生、家长和众多网友亲切的称呼为“黑皮交警”。
谢老有一张最得意的作品叫《呵护》,画面中陆旭东将一对双胞胎拉下车后,用大衣盖在两个小朋友身上,双手一边一位护送进校园。这幅作品在首届“雷锋——时代的偶像”全国摄影展中被评为社会记录类优秀奖。谢老说:“陆警官做的只是往前多走了一步,但这一步却如暖流般,温暖了整个金坛。”
坚守背后的心酸 他说:这是“大爱”
跟拍陆旭东四年多,直到2014年年底,谢老无意中得知陆旭东的妻子跟自己女儿竟是小学同学,而通过女儿他才知道陆旭东也是个“困难人”。
原来陆旭东的一对双胞胎儿子,都患有先天弱视,视力只有不到0.1。一对双胞胎所在的河滨小学七点十分开门,他六点半就要上岗执勤,妻子上班还要早,为了不影响工作,他一早就把两个小家伙送到校门口,让他们每天等上半个多小时。“夏天还好,冬天想想心里都难过的。”有一次放学路上,大儿子因为眼睛看不见被车撞了膝盖,而陆旭东却因为在校园门前忙碌地送学生,而全然听不见手机那头儿子的呼唤。
好不容易熬到了初中,两个孩子依旧没人送,他们只能手拉着手相互帮衬着一起去上学。由于视力不好,三四公里的一段上学路,兄弟俩要走近五十分钟。每每想到这些,谢老便会红了眼眶。“他是一个有‘大爱’的人,但是在‘大爱’面前,让‘小爱’受了不少的风寒!”
如今,两个儿子在南京盲人学院读书,并通过专业体育培训,练习中长跑,在刚刚结束的残运会上,获得了两银三铜的好成绩。
从0到6500,他说:“警察工匠”专版来了
2008年,金坛私家车保有量仅一万八千辆,但华罗庚实验学校门口送孩子上学的车辆8点10分都没有走完。如今,金坛私家车保有量已经超过了十万辆,学校门口的早高峰7点35分就已经结束了。谢老总是说,这就是陆旭东这位“警察工匠”靠着三板斧、手脚并用、来回奔波换来的。
如今,除了能看到陆旭东,谢老每次经过时,还会发现新的变化。“一个是路上的花台没了,一个是马路中央的隔离带有了,还有一个就是路边的道板矮了。”这些变化都是陆旭东针对学校门口的交通整治提出来的,方便了前来接送学生的家长即停即走,效果非常明显。同时,陆旭东还不断“升级”周边停车场,原本18个车位的停车场经过他合理规划,搬空闲置花盆等措施,一下增加到了48个车位。考虑到一个大门分时段上下学还是压力很大,学校在东面新增了校门,分流人群,让道路更加畅通。
作为科管员,近年来,陆旭东在护学之余还在大队领导下,我牵头与浙江大华联合研发了人脸识别系统、金坛车辆大数据系统和南环一路鱼眼智能路等一系列智能系统,去年至今共抓获失驾(酒驾、毒驾、扣12分以上)人员百余名,违法大户、逾期未检和假套牌车千余辆,参与大队指挥中心智能升级,被公安部定为示范指挥中心。
虽然多了很多其他工作,但陆旭东依旧早晨坚持到学校门口护学,同时也带了三个小年轻,将自己的“手艺”传承下去。“年轻交警与陆旭东相比,小孩儿和家长的反应不一样了,多少有些生疏。慢慢来,陆旭东也是这样走过来的。”
“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摒弃浮躁、宁静致远;精致精细,执着专一。”这是谢老对陆旭东总结的24字,“听女儿说,多年来,陆旭东陆续获得中国好人、江苏好人、江苏最美警察、个人一等功、二等功等多项荣誉,这次又进入到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候选人行列中。这一系列荣誉的取得,离不开他那种坚守岗位的奉献精神。今年已经是我拍摄的第10年了,我的“雷锋式”好人长廊展片也填满了,照片都选好了正在制作了,我准备就在这个月办一次展览,把他这十年来的‘最美姿势’都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位“‘警察工匠’”。
陆旭东近年荣誉:
2010年1月 常州市十佳交巡警
2012年3月 江苏省十大执法爱民交巡警,个人二等功
2012年5月 全国优秀人民警察
2012年6月 常州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
2015年7月 江苏省模范军队转业干部
2016年12月 江苏省最美警察,个人一等功
2017年7月 江苏好人
2017年8月 中国好人
2017年10月 常州市道德模范
2019年9月(江苏省人民满意公务员)已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