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一线人物
袁晨刚:让群众暖心的“网红”
2020-01-15 10:37:00  来源:江苏法制报

  海门市公安局团委副书记、刑警大队技术中队民警袁晨刚工作以来,对群众有求必应,尽心尽职为民服务。由于工作出色,被评为海门市“优秀青年忠诚卫士”、南通市委组织部“双带”型党员标兵。获“最美海门人提名奖”,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机关优秀勘查人员”。

  群众有需求第一时间赶到

  “我奶奶中风昏迷了,需要马上就医。”“快!跟上警车,我们开道!”伴随着一阵急促的警笛声,一辆警车和一辆白色轿车一前一后疾驰而过,一场生死时速大赛上演。

  2019年12月9日下午,袁晨刚和同事前往海门港的勘察现场。当警车行驶至市区北京路嘉陵江路路口时,他们突然注意到,一辆正在等红灯的白色轿车长按喇叭。

  难道是在求救?袁晨刚立即找到合适机会调转车头。果然开车的驾驶员称,他奶奶中风昏迷了,需要立即送医院抢救。情况紧急,事不宜迟,袁晨刚迅速拉响警笛,为老人开辟了一条“生命通道”,一路上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将老人送到医院救治。平时8分钟的路程,他们只用了3分钟。

  到达医院后,他们并没有离开,而是赶紧帮忙将老人轻轻抬至医院的担架上。第二天、第三天袁晨刚还不忘打电话询问老人的情况。老人的孙子说:“真是遇到了好心人。当我奶奶被抱出车厢时,我奶奶的脚被座位卡住,袁警官还猫下腰,轻轻地帮我奶奶把脚拿出来。这个细节让我很感动!”

  做好事已经成为袁晨刚的习惯。2018年12月10日下午,他和同事在工作途中经过一起车祸现场,听说侧翻到河里的车中还有人,立即脱掉外套跳入冰冷的河水中,将被困司机救上岸来。处警民警到达后,他就悄悄离开了现场。但热心的群众没有忘记他,一段下河救人的视频迅速传遍了海门人的朋友圈,让警号为“068590”袁警官成为冬日里的暖心“网红”。

  危难来临时总是置之度外

  从警9年来,他一直记着父亲常教育的那句最朴实的话——“先做人,再做事”,也成了他的座右铭。

  2019年4月7日晚上,袁晨刚和同事勘查现场,刚结束收拾工具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东北方向的半边天被映红。“有火灾,快上车!”他招呼作为现场见证人的村支书,立即驱车向“红光”驶去。一路上,他心里很紧张,疑似火灾现场就在全国最大的家纺城附近,火势一旦蔓延开来,后果不堪设想。

  到达现场后,果然是一个作坊的棉絮仓库起火。周围虽挤满了群众,大家面对这起突发事件都显得十分惊慌。袁晨刚异常冷静,因为父亲曾教育过他,遇事不能慌,头脑要清晰。他迅速做了以下几件事:用警车内扩音喇叭喊话,迅速疏散群众;在确定没有人员被困后,将作坊厨房间里的液化气罐拖出来;然后和年轻的群众一起,将未燃烧的压缩棉絮包滚出来……

  当消防员和派出所民警到达并将火扑灭后,才惊讶地发现,袁晨刚也在火灾现场。

  频繁做好事源于“警察基因”

  从警生涯中,类似以上“份外”抢险救援的事,在这位“85”后刑警身上频频发生绝非偶然。为此,袁晨刚所在的海门市公安局将这种现象称为“袁晨刚现象”,并在全局发起了向袁晨刚学习的号召。周围的朋友同事都说,袁晨刚自带“好人体质”。

  好人是如何练成的?他说:“父亲不断告诉我,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他不是成为警察后才这样,从小就这样。他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都是警察,三代警察,传承的除了忠诚热血,还有刻在骨子里的善良。

  对自己做的好事,他从来不说。但他的感人事迹已经到处流传。2019年9月至11月,袁晨刚被选拔参加南通市组织部开展的“坚守初心使命江海先锋”典型事迹报告会巡回宣讲活动,先后在南通、海门、启东、通州等各地宣讲23场。然而,他所讲的却是南通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副支队长贾东涛的先进事迹,他说,警营的故事能够通过他的宣传被广泛传播出去,觉得很欣慰。

  “父亲是一位品格高尚、努力工作的人,我一定要向父亲学习,对党忠诚、为民服务。”袁晨刚说。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