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绿色军装到黑色法袍,从手握钢枪到手持法槌,从保家卫国到守护公平正义的防线,他们从部队转业到法院工作,带着忠诚于国家、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的信念,在不同的岗位上继续展示出军人的风采和为民的情怀,他们永远是“最可爱的人”。
石亚东:军人就是要出色完成每一项任务
石亚东同志,1988年从部队转业到法院工作,现任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赔偿办公室副主任、行政庭法官。10年的军旅生涯和30年的法院工作经历,培养了该同志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思想品质和雷厉风行、勤勉务实的工作作风。被市委市政府表授为“土地批租工作先进个人”“城市拆迁工作先进个人”“平安法治建设突出贡献人员”,先后被评选为“全市最美人民法官”“中心城市建设先进个人”“淮安市劳动模范”。
2018年,石亚东审结案件数位居全庭第一,超额完成岗位目标任务,各项审判质效指标运行良好,能够做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在办理陈某某撤销婚姻登记行政案件时,因案件疑难复杂,裁判效果不佳,经多次协调,最终通过启动司法救助实现案结事了,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由于司法救助工作成绩突出,在2017年最高院组织的国家赔偿暨国家司法救助工作调研座谈会中,该同志就淮安法院司法救助工作做题为“让司法救助成为运送司法正义的基本方式——淮安法院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的几点做法和体会”的经验介绍发主言,会结束后最高院和省院领导到淮安中院调研,充分肯定了司法救助工作。
李安亮:不怕流血更不怕流汗
李安亮是淮安区人民法院的一名转业干部,在军校的时候他学习的是炮兵指挥专业。到了新岗位的李安亮一如既往的认真对待,从着装到言谈举止,他严守着军人风范,一丝不苟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次刑事庭审中,一名醉酒人员一直要向法庭里面闯。值班的李安亮将其带走时,这名醉酒人员大喊大叫并将法庭门上的把手给折断,李安亮又被狠狠撞击在了门上,胳膊被门把手划出了一道口子。李安亮坚持与同事一起将醉汉带离了法庭,并联系了其家人将其带走。做完了这一切后,李安亮才在大家的催促下去医院处理伤口。至今,李安亮的胳膊上还留有当初被缝了三针的疤痕。
一起执行案件中,法院对这些商品房进行司法拍卖,很快房屋被一拍而空。该公司一直拖欠水、电、燃气等费用,因此该小区并没有通水通电。感受到了业主们的那份担忧和急切,李安亮一边安抚着业主,让他们不要着急,一边连日在相关单位之间沟通协调。通过建造分电表、通水通电通燃气等措施,事情终于顺利解决,这二十三户业主给他送来了写着“好法官心系百姓,尽责任为民解忧”的锦旗。
吴九江:继续在传播文明风尚的路上前行
吴九江同志自2005年底从部队转业回来,充分发挥自身在部队从事政治工作的优势特点,回报社会,关爱他人,传播社会文明风尚。先后被县表彰为“文明城市创建、法治指导员、志愿者服务”等工作先进个人;被市委政法委表彰为全市政法系统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先进个人;被市中院评为市优秀工作者,并2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其家庭被县评为“最美家庭”。
他自愿参加了全县“党员爸爸”“党员妈妈”爱心援助活动,先后担任陈桥镇新丰村严重脑瘫儿童和吕良镇幸福村双腿残疾儿童的“党员爸爸”。几年来,他把她们当作自己孩子一样,帮助她们寻医问诊,在落实院集中走访慰问活动的基础上,每年六一儿童节,带着自己的女儿为小妹妹送鲜花;暑假期间,带着从事幼教职业的爱人,上门帮助指导其父母教育引导孩子学习;春节期间,把小孩接到城里,吃顿团圆饭,走走看看城乡新变化,让她们感受到社会发展新颜貌,增强小孩自信心。力争通过自己和家人一起,以爱心接力的形式,感染激励孤残儿童身边的亲人,更加呵护爱护她们,让小孩体验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几年来,吴九江同志通过自己工作,在全院建立了留守儿童联动关爱机制,积极组织60余名党员干部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先后帮助6名贫困学子助学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