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静,女,现任徐州市铜山区司法局刘集司法所社区矫正专职社工,连续多次被评为“十佳社工”“优秀社工”“先进个人”。
潜心学习,练就矫正教育真本领
2010年崔静通过竞聘进入徐州市铜山区司法局,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她,对社区矫正工作一无所知,为了尽快融入,她坚持每天第一个到、最后一个离开,刻苦钻研业务知识,熟练掌握电脑技术,同时她还给自己定下一条“铁规”,每天挤出一小时学习法律知识和心理教育知识,每周自测一次学习成效,每月撰写一篇社区矫正工作心得。经过不懈努力,当时只有21岁的崔静迅速成为社区矫正队伍一颗闪耀的“新星”。多年来,崔静始终坚持“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先后创建“刘集镇历年服刑人员数据库”,规范社区服刑人员档案,总结帮扶教育经验等,赢得领导、同事、社区服刑人员的交口称赞。
交心矫治,助服刑人员重塑自信
崔静十分注重社区服刑人员的交心教育,她认为,“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桥梁,也是了解服刑人员的最佳途径”。社区服刑人张某,女,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刚入矫时,张某总是带着帽子低着头,说话声音很小,也不敢与他人直视。崔静了解后,第一时间与张某沟通,了解其思想状况、自我认知、生活环境等,鼓励她积极面对生活。崔静又多次到张某家中走访,关心她的生活情况。经过多次沟通交流,张某逐渐卸下心防,并主动与工作人员交流,人也变得活泼、自信。张某在解矫后,主动加入社区矫正志愿服务队,像崔静曾经帮助她那样去帮助更多的社区服刑人员。
暖心帮扶,真情引领解生活难题
社区服刑人员王某,母亲患有癌症,家中欠债较多,为了减轻生活压力,走上了盗窃的道路,其犯罪时尚未满18周岁。刚到司法所报道时,王某很是害怕,也不敢大声说话,平时也总是将自己关在家中,不愿与人交谈。崔静了解后,主动与王某结对,坚持每周去王某家中走访,了解王某近期心理动态和家庭情况,适时调整矫正方案。考虑到王某犯罪的根源在于为母亲治病,崔静向民政部门咨询了办理低保的条件,为王某的母亲办理了低保和大病救助,司法局发放了一定慰问金,崔静、工作人员、社区服刑人员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为王某母亲筹集医疗费用。崔静还建议王某学一门手艺,自理更生。王某听从了崔静的建议,从事长途运输,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日子也越来越红火。
默默扎根基层矫正一线8余载,崔静从不言苦,她将人生最美的年华奉献给了社区矫正事业,以赤诚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书写了基层司法行政巾帼之星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