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一线人物
“头狼”葛志政
2017-05-18 13:01: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狼喜欢集体出动。真正的狼群,它必然有个首脑,是狼群的优秀代表和象征,更是狼群的核心所在;在整个群体遇到困境时,它必须挺身而出,用自己最锋利的牙刀将敌人扑倒——这就是头狼。 

  在宿迁公安,就有这样一支“狼性”一般的团队,而他们“头狼”就是——宿迁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长葛志政。在“头狼”的岗位上,他是如何在18个月的时间里,把这支团队锻造得如此“嗷嗷叫”? 

  “一个‘狼群’,就是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团队,统一行动,绝对服从,协同作战,这就是‘狼’的纪律。”葛志政说,只有这样,才能“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真正成为百姓最可靠的“保护神”。 

  制度管理——纪律是“狼群”的生命 

  纪律是狼群的生命。 

   “葛支队来巡特警支队的第一天,就把全体队员召集起来,指着门口这棵樱桃树说:‘我到这先立第一个规矩,以后这棵树上结的果子,谁也不许私自采摘,就是掉到地上也不行。’”巡特警支队民警潘洋说道。 

  做什么事都要有规矩,是葛志政的“口头禅”。在成为巡特警支队长之前,他是远近闻名的交警支队副支队长,宿迁“文明交通规矩”就始于他的提议。 

  “将路权优先让给行人,回归路权分配序列。”2013年,宿迁正处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关键时期,时任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纪委书记葛志政提出,宿迁要立下自己的规矩:车辆必须礼让行人。 

  重要路段电子抓拍、便衣民警上路执法、志愿服务街头劝导,在强立“宿迁规矩”、“文明交通、礼让点赞”等一系列整治行动的带动下,宿迁市区行人守法率保持在95%以上,非机动车守法率98%以上,斑马线前公交车、出租车礼让率达95%以上,私家车礼让率达90%以上。 

  不破不立,是他打造“宿迁交通规矩”时,坚定选择。临危受命,是他重组巡防提升巡防质态时,义无反顾。 

  20153月,宿迁市公安局面临中心城区不断扩大、原有巡防体系亟需升级的状况,把巡防体系重组的重任交到葛志政手中。 

  从交警老兵转岗到巡特警新兵,他仍然从“立规矩”开始——就餐排队、内务整齐、每日点评……军事化管理是葛志政对于巡特警的细节入手。 

  立规矩从带“长”开始。为了提升巡特警队伍的整体素质,葛志政身先士卒,带头苦训,向全体民警喊出了“向我看齐”的口号。 

  “支队长40多岁了,精力比我们还充沛,精神头比我们足。”宿迁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的队员都这样说。 

  从体能达标开始,葛志政全面完成了单杠、双杠、4005000等各个科目的达标测试,已过不惑之年的葛志政,让所有特警队员心服口服。 

  追求卓越——像狼一样盯住“猎物” 

  20166月,宿迁市城郊先后发生多起深夜针对独身女性喷洒腐蚀性液体的案件,且犯罪嫌疑人十分狡猾,远距离作案后立即逃离,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恐慌。 

  “这是检验我们工作的时候,群众需要我们,坚决不能让犯罪嫌疑人再有下手机会!”葛志政说。 

  虽然犯罪嫌疑人已经长时间没有作案,但是他围绕嫌疑人的作案地点、时间等要素进行研判,将巡区内的巡防警力向研判出的重点区域集中。 

  不到24小时,捷报传来。民警将骑电动车的可疑男子罗某查获,从电动车坐垫下储物盒发现了注射器、弹弓钢珠和用毛巾包裹的腐蚀性液体,成功破获了系列案件。 

  这场硬仗是巡特警重组后第一场硬仗。 

  连续多年文明交通指数全省第一、分管工作连续7年被省公安厅表彰为先进单位……面对多年工作没有起色的巡特警和巡防重组的新任务,葛志政既要当好“指挥员”、又要当好“探索者”,更要做好“引路人”。 

  “一切从零开始!”葛志政说。3个月时间,他的足迹遍布城区960公里的道路和21个社区,完成了中心城区巡防改革方案的制定。 

  为测算巡防密度,他每天都带领民警开展步巡,刚开始那几天每天都要走到近20公里;为检验巡防快速反应能力,他多次自己扮演“恐怖分子”,从反面、从犯罪分子角度查找防控漏洞。 

  在此基础上,他根据宿迁巡防的实际情况,主动争取市局党委的支持,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配备了2辆剑齿虎装甲车、19 PTU冲锋车、1辆餐车、3辆装备车、12架无人机、1辆移动警务车等车辆装备,还配备了高精狙、拐弯枪、MK3排爆机器人、排爆球罐车、EOD9排爆服等高精尖装备。 

  “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当看见巡特警在身边巡逻时,我们感到很安全,特踏实。”当城市被守护着,这宿迁群众来自内心的一句话。 

  而为了这一句话,近700天的废寝忘食,从满头黑发到霜发斑斑,葛志政说,值了。 

  铁血柔情——“头狼”也有温暖一面 

  在同事眼里,他是铁血领导、冲锋在前;在上访户老戴眼里,他是没有官架子的“大官”。 

  老戴是交警信访的“常客”,他的养子在一次交通事故中死亡,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多次到交警支队上访。 

  时任交警支队副支队长的葛志政得知以后,每次都耐心地听、理性地答,慢慢拉家常。后来,老戴有了个“习惯”,每次上访时拿个碗,因支队里有个“大官”会解决他的午饭。出门时,只带出发的钱,因为回来的时候,这位“大官”会塞点路费给自己。 

  为了妥善解决老戴的诉求,葛志政多次组织纪委、执法、事故等部门召开专题听证会,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地摆事实、讲道理,出示交通事故认定依据。老戴最终表示:心服口服。 

  熟悉他的人会说,他就是百姓的“贴心人”,群众的“解套人”,但爱着他的妻子会说,他顾着“大家”,却忘了“小家”,崇拜他的女儿会说,我有一个严守承诺的爸爸。 

  在巡特警重组期间,葛志政把单位当成家,把家当成了“宾馆”。一次突发情况,宿迁巡特警组织警力跨市行动,还在外地开会的葛志政,打电话请同事准备换洗衣服。 

  回到宿迁,葛志政没顾得上回家,而是拎着行李,又急匆匆赶往外市。已经有半个月没有见到父亲的女儿,第一次打电话质问他:你还管不管我了。 

  当时他的女儿即将高考,也正是葛志政工作最忙的时候,他虽然答应女儿一定回来送考,可以当时身在外地,虽然打了好几个电话,但是仍然失约了,而女儿第一年的高考也失利了。 

  这件事成了父女之间的“疙瘩”。可是当时正值“9.3”安保的关键时期,葛志政虽然心中有愧疚,但是一直坚守在岗位上,他想跟女儿说,又不知道怎么张口。 

  2015827日,葛志政由于劳累过度,晕倒在巡逻途中,领导下令让他休息,可第二天清晨的巡逻中又出现了他笔挺的身影。910日,由于过度劳累,他再次累倒在工作岗位,病床上,他总是握着女儿的手,“闺女,我对不起你啊!” 

  2016年,葛志政鼓励女儿再来一次,并答应一定为女儿送考。第一场考试前,他利用在安保的间隙和女儿挥挥手,算是兑现自己的承诺。 

  男儿轻易不落心,只因未到伤心处。每每提及家事,葛志政的眼框中总是饱含泪水,脸上都会流露愧疚之情。 

  “做好巡特警的排头兵,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维护宿迁的社会治安稳定,我无怨无悔,我会和战友们一起永远战斗在保民平安的第一线”,葛志政说。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