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一线人物
陈宝琦:把来访群众当亲人 把信访事情当家事
2016-12-26 14:29: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陈宝琦,1964年出生,198310月入伍,200110月转业到公安系统,现任宿迁市公安局宿城分局信访办主任。 18年的军营生活,3次荣立个人三等功,15年的从警历程,他用自己朴实无华的群众语言、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诠释着军人和警察的神圣职责,在公安工作中曾多次被省厅评为“社区民警能手”,全市“十佳社区民警”、“十佳群众工作标兵”、“十佳基础工作先进典型”、“最具公信力的十位人民警察”,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6次。 

  贫困家庭的暖心人 

  多方协调,成功解决贵州籍妇女的户口难题 

  杨昌兰紧紧握住陈宝琦的双手,发自肺腑地说:“陈警官,是你的真心帮助,给了我继续把这个家支撑下去的希望!” 

  2015年春节前夕一天下午,陈宝琦正在办公室忙碌,一个操着贵州口音的中年妇女带着几个小孩闯了进来,大声嚷着“不信就没王法了,就不信没人管这事了”。 

  陈宝琦见状,赶紧放下手里的活,微笑着迎上去,让她先坐下,好言安慰,并给她倒了一杯热水,让她有话慢慢说。 

  经了解,这位中年妇女叫杨昌兰,住宿城新区学府雅苑, 6年前,丈夫在一家工地干活时不慎从楼上摔下,当场死亡。她一个人带着四个儿子一个女儿,生活很不容易。最近,因城市建设需要,她家老房拆迁,杨昌兰用赔偿款和拆迁款买了房子。到房管处办理房产证时,工作人员让其提供户口簿和身份证。杨昌兰来到宿迁后,虽然和丈夫在一起已经生活了多年,但是一直没有把户口从贵州迁过来,也没有领结婚证。到派出所迁户口时,又被告知,按照政策,迁移户口,需要有房产证或结婚证。 

  丈夫去世,办结婚证是不可能了,要办房产证就要有户口薄,要办户口薄又要房产证。这个两难的问题让杨昌兰越想越上火。情急之下,杨昌兰带上5个年幼的孩子,到分局上访讨要说法。 

  看着杨昌兰着急上火又满怀期盼的神情,看着5个年幼的孩子眼巴巴的表情,陈宝琦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帮这个不幸的家庭。在把母子几人劝走之后,陈宝琦立即将杨昌兰一家的实际情况向分局户政部门和市局主管部门做了详细汇报,得到领导和相关部门大力支持。接下来连续几天,陈宝琦顾不上休息,跑属地派出所,跑辖区居委会,走访左邻右舍,形成了多份证明材料,仅仅一周就办好了准迁证。 

  杨昌兰的老家在贵州山区,家中无人替其办理迁移手续,如果让杨昌兰自己去跑,来回数千里,很不方便,而且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并且几个小孩也没有人照顾。杨昌兰感到很为难。 

  陈宝琦当即与贵州当地派出所取得联系,经反复协调,将准迁证邮寄到贵州,当地派出所为其办好了迁移证寄了回来,半个月后,杨昌兰的户口成功报上了,房产证也顺利的办好了。 

  拿到崭新的户口薄和房产证,杨昌兰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几天后一天晚上,陈宝琦又接到杨昌兰的电话,说一个孩子被派出所带去了,能不能请他过去看一下。陈宝琦二话没说,带上家属一起来到派出所。原来,杨昌兰的三儿子因为爬落水管偷电线被抓了。等到办完手续离开派出所时已经是凌晨一点多了。救人不如救心。陈宝琦不顾疲惫,和家属又一同来到杨昌兰家中,及时的对5个孩子进行教育疏导,引导他们如何做人,给孩子讲他们母亲的艰辛与不易,讲做人的道理。最后,五个孩子一起跪在杨昌兰的面前,表示一定好好读书,好好做人,将来报答母亲。 

  临走时,陈宝琦拿出500元钱,杨昌兰说什么也不肯要。陈宝琦说,这点钱不算什么,你不容易,一定要把孩子们带好,引导他们走正路,不能对不起政府的关心。     

  杨昌兰紧紧握住陈宝琦的双手,发自肺腑地说:“陈警官,说实话,当初我都有了放弃这个家的想法,准备扔下这群孩子回贵州老家了,是你的热心,是你的真心帮助,才让我对这个家有了希望,给了我继续把这个家支撑下去的希望,我一定好好过下去,把孩子培养成人。” 

  后来,陈宝琦一直关注着这个家庭的状况。而无论哪一个孩子取得了一点进步,杨昌兰也都会及时向陈宝琦报喜。 

  上访群众的知心人 

  算好“三本帐”,七年积怨妥善化解 

  王广兰和王明侠是宿城区龙河镇的两家邻居,因为地界问题矛盾不断,互不相让,自2008年以来,两家多次来市、去省、赴京上访,从区法院告到省高院。此事被市、区两级公安机关列为重点信访案件予以督办。 

  陈宝琦调任分局信访办工作后,对此事予以高度重视,多次实地调研,会同辖区派出所、镇土管所研究化解途径。 

  经过调研,陈宝琦了解到,派出所和土管所前期做了大量工作,两家地界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现在主要囿于农村陈旧观念的影响,主要是考虑“面子”问题,认为只有把对方“处理”了,拘留了,自己这方才有面子,才能在村里群众面前扬眉吐气。 

  今年4月份,两家又因为一方的树枝长过界发生矛盾。王广兰原本在外做瓦工,因担心妻子挨打,工也不做了,整天呆在家里,随时准备开战。王明侠的丈夫、儿子也在家“备战”。两家火药味十足,群殴随时可能发生。 

  获悉此情,陈宝琦立即赶往龙河,会同派出所民警做工作。在耐心听取双方诉求后,陈宝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厌其烦地给当事人双方算政治账、经济账、健康账,分析双方斗殴后可能产生的政治后果、经济后果,以及对双方家庭经济生活、心理、身体等各方面的影响。等双方情绪平稳后,已经是晚上九点钟,这期间,陈宝琦没吃一口饭,没喝一口水。陈宝琦起身准备离开时,两家都感到过意不去,极力挽留陈宝琦留下来吃晚饭。陈宝琦婉言谢绝,对他们说,你们两家的饭我都不吃,吃了一家的饭,另一家肯定有意见,只要你们两家成了真正的好邻居,我一顿饭不吃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中秋节前,陈宝琦自己掏钱购买月饼、衣物等上门走访慰问,送去节日祝福。在陈宝琦的努力下,现在,两家的矛盾得到妥善化解,两家人也都安心的出去打工挣钱了。 

  农民兄弟的贴心人 

  制作1000余份“民工讨薪流程图” 

  避免群体事件20余起 

  每年春节前后,都是民工讨要工资等各类债务纠纷多发的时期,有的地方甚至因此发生群体性事件,给基层公安机关带来很大的压力。由于房地产不景气,2016年的劳资讨薪信访问题尤为突出。 

  有着多年基层公安工作实践经验的陈宝琦敏锐地感觉到这一点。如何有效地化解此类纠纷?如何及时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如何帮助辛苦一年准备回家过年的农民工兄弟领到血汗钱? 

  为了切实解决问题,陈宝琦走访多个工地,与数百名农民工座谈,收集民工因讨薪遇到的种种问题,对民工提出的疑问一一详细解释,与劳动监察部门对接,商讨可行办法,最终制作出了一份简明扼要的“民工合法讨薪流程图”,引导民工通过合法的程序索要拖欠工资。通过该流程图,农民工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如何正确地讨薪,如何合法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016年春节,陈宝琦共发放“民工合法讨薪流程图”1000余份,帮助农民工讨回合法工资250余万元,避免因此产生群体性事件20余起。 

  一位四川籍农民工拿到辛苦一年的工资时,拉着陈宝琦的手说“我终于可以昂首挺胸的回去见老婆孩子了,我要告诉家人,拿到钱多亏了一位姓陈的公安信访,他把我们农民工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