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关键时刻,他挺身而出,是警察职责的召唤;
挽救损失,他义无反顾,是警察奉献的典范。
苏华清,在他名字里有这样两个字:“华”,取自“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寓意自强不息;“清”,取自“清如水,明如镜”,寓意廉洁自守、明智无误。在宿迁公安从警13年,他也在这么践行着,从未停歇。
火眼金睛 扼杀犯罪
2015年11月30日晚9时许,苏华清带领队员巡逻至酒家路老庙金店附近时,发现一名男子正骑着一辆无牌踏板摩托车在左右观望。苏华清凭着多年的巡逻经验断定此人可疑,紧盯此人。果不其然,过了几分钟,该男子带上了头盔和口罩。苏华清意识到情况紧急,迅速跳下车,指挥巡逻车立即靠上前去,左右合围,一招制敌,并在在其背包内搜查出一把斧头和一把仿真手枪。后查明,关某沉迷赌博,因被债主追讨5万元赌债,心生抢劫邪念,事先准备头盔、口罩、斧头、仿真手枪等作案工具,四次到老庙金店踩点,缜密设计了抢劫计划和逃跑路线,企图于当日晚10时左右对老庙金店实施抢劫,不料却被巡逻民警苏华清识破,逮个正着。
今年,公安部调研组专门到我市开展典型实战案例专题调研工作,期间,调研组对该起案件的成功处置予以“成功制止远比破获一起重大案件意义更深更广更大”的高度评价。
面临危险 冲锋在前
2013年4月25日晚6时,洋河镇冯桥村加油站油罐着火,正在吃饭的苏华清接到警情立马放下碗筷,迅速带队前往现场救援。着火的加油站在村道边,起火油罐里面还有半吨左右汽油,加油站后面便是民宅,随时都有可能爆炸可能,苏华清迅速指挥人员疏散群众,控制现场,对周边路段实施交通管制,尽量避免无辜群众受伤。
当得知加油站中可能还有受困群众时,他毅然冲进火场查找受困群众;当得知办公区电源未关,极易引发次生事故时,他又毫不犹疑再次冒着生命危险,冲进火场,寻找电闸并关闭电源……当大火被成功扑灭后,人们发现苏华清的眉毛、眼睫毛和额头的头发都“不翼而飞”。他笑笑说:“没事,眉毛、头发没有了可以再长,大家没事就好!”这以后,他就多了一个新的名字——“无眉大侠”。
执法为民 心系百姓
从警13年来,苏华清做了5年社区民警、7年巡特警。不管在哪个岗位,他都怀踹着一颗为民服务的心,与群众建立了深厚感情。2012年的冬天,苏华清在巡逻时发现一名中年男子挎着一个女式挎包,行迹匆匆,遂拦下该名男子进行盘查。经盘问得知,该男子的妻子得了脑淤血,在医院救治,由于急需钱才急匆匆赶着去银行取钱。“大哥,我送你去银行吧!”苏华清说。“不用,不用,取不了多少钱……”该男子说着眼眶不禁红了起来。
苏华清意识到他一定有什么难处,遂和他拉起了家常。原来这名男子家中还有一个患小儿麻痹症的儿子,长期瘫痪在床,家中因妻儿看病已经欠下了5万多元的外债,这次取的1000元钱已是家里最后的存款。听到这些,苏华清当即将身上仅有的500元钱掏出来递给这名男子,说“大哥,这500元钱你拿着用,这是我的手机号码,有需要我的,随时打电话给我。”该男子拿着钱,热泪盈眶,当即就要给苏华清下跪。苏华清一把拦住他,说“都是自己人,用不着这样。”
加班加点 家庭“罪人”
2012年国庆期间,苏华清母亲发生车祸,脚裸处粉碎性骨折,衍生并发症,期间两次转院治疗。老人家为了不让儿子担心,直到康复出院才打电话告诉他。接到电话时,苏华清的眼泪禁不住汪在了眼里。2003年,苏华清在新警培训期间,妻子临产住院,他只是在手术家属通知书上签了字就又回到了学校,连儿子的第一面都没见着。
如今苏华清的儿子13岁了,每年他都答应要陪儿子过生日,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他一次也没有陪儿子过。儿子在日记中写道:爸爸头发是黑的,为什么几天不见头发变成白的呢?爸爸答应我今年暑假去坐摩天轮,可是冬天都过去了,怎么摩天轮还没有修好?爸爸答应今年陪我一起过生日,怎么到了第二天还没见着爸爸回来呢?……对父母、对妻子、对孩子,他怀着愧疚之心。他常说:我欠他们的太多太多,我就是家庭的“罪人”。
2003年参加公安工作至今,他先后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全市治安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全市公安机关群众工作先进个人”,这一个个荣誉的背后,无不凝聚着苏华清创先争优的辛勤汗水;13的年光阴,青丝被时间抚成白发,但是“为人民服务”的誓言,他从未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