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爱操心、整天忙碌的“大管家”钱国兵走了!来不及留下只言片语。12月5日,海门市公安局全体民警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钱国兵生前的战友、同学、亲友从四面八方赶来送他最后一程。
12月3日下午2时许,海门市公安局监管大队民警钱国兵因突发心脏病,倒在工作岗位上,生命定格在47岁。
既是管教民警又是“大管家”
2005年10月,钱国兵从部队转业被分配到海门市公安局余东派出所。2006年4月,他被抽调到海门市拘留所工作,一干就是10年,像一颗螺丝钉铆在了监管岗位上。
整天面对高墙,拘留所的工作平凡又单调,但钱国兵以满腔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他说:“我曾经是一名军人,虽然岗位变了,衣着变了,但对党的忠诚不能变,要听党话、比实干。”
“他虽然是个管教民警,却是名副其实的‘大管家’。”钱国兵的同事吴晓兵说。
海门市拘留所现有民警6人,每三天就要值一次班,人少事不少。钱国兵不仅是管教民警,还是所里的内勤,兼顾着后勤工作。钱国兵常说“内勤是个筐,啥都往里装”。他不仅要做好民警的后勤,还要管理被拘留人员的吃、喝、拉、撒。在他的办公室,常年备着电动修理工具,所里有需要修修补补的,他都自己动手解决。从事监管工作以来,钱国兵先后管理在押人员3000多人,排除安全隐患210个,为在押人员办实事100余件,监室没有出现过一起安全事故。
“前不久,他头一天晚上身体不舒服挂盐水,第二天还坚持上班。”同事施善忠说。采访中,记者在钱国兵生前的办公室看到,他的书柜里就放着血压仪和各种药品,随时备用。
用真情温暖在押人员的心
“钱国兵在工作上很用心,是个打开心结的能手。”海门市拘留所副所长郭红宇说。拘留所被关押人员在押时间都不太长,但在钱国兵看来教育转化工作相当重要。“多挽救一个人,也就多挽救了一个家庭!”他常对身边的同事说。
2015年3月,胡某因拒不履行法院裁决被司法拘留15天。入所第一天,钱国兵与其交谈时了解到,胡某早年与妻子离婚,女儿随前妻生活,胡某每年支付3600元生活费。两年前,胡某因前妻再婚不愿再支付女儿的抚养费,被前妻一纸诉状告到法院。之后,钱国兵一有空就找胡某谈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两天后,胡某同意履行判决被提前解除拘留。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虽然钱国兵做的每件事都看似微不足道,却用真情温暖了每一名在押人员的心。
女儿眼中的全能爸爸
在海门市拘留所监区里,充满文化艺术气息。这气息源于满墙的书法作品,这一幅幅书法作品都出自钱国兵之手。虽说当兵出身,钱国兵却写了一手好字。
在女儿钱晨洁眼里,钱国兵是一个全能爸爸。“从小到大,我很少和爸爸撒娇,因为爸爸不会把爱放在表面。我在外地上学,只要一回家,爸爸就会买各种我喜欢吃的菜。每当我遇到难事,爸爸都可以解决,有他陪在我身边,我感觉世界上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钱晨洁哭着对记者说。对于钱国兵的突然离去,她始终无法接受。
钱国兵一家住在他当初从部队转业时买的一套二手房里,钱国兵的妻子在一家服装厂打零工贴补家用。谁也没想到,支撑家庭的顶梁柱匆匆而去了。
“生平树德始为楷,半世勤俭终成模”。灵堂上悬挂的挽联,是钱国兵10年监管工作的真实写照。钱国兵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情,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没有一鸣惊人的事迹,却用生命兑现了对公安事业的忠诚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