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滨海新区(角斜镇)调处中心专职调解员陆春林,从事人民调解工作19年,先后调解可能引发自杀、闹丧、上访、群体性械斗等矛盾纠纷1600余起,对辖区旧场、沿口、角斜、老坝港各地的风土人情了如指掌。数十年的调解工作使他积累了丰富的调解经验,尤其是疑难复杂纠纷,他能抓住矛盾的关键,准确把脉,对症下药,从而药到病除。2012年退休的他,没有就此放下人民调解事业。深受组织和百姓好评的他,不仅担任了滨海新区(角斜镇)调处中心专职调解员,而且还被县人民法院李堡人民法庭聘为滨海新区巡回审判点专职调解员,并以他个人名字命名成立了“陆春林调解工作室”。
他宛如一名“老中医”,“坐诊”、“巡诊”以来,调解的婚姻家庭纠纷、土地承包纠纷、邻里纠纷、人身和财产损害赔偿等纠纷多达180件。看到夫妻破镜重圆、家庭和好如初、邻居握手言和、老人晚年有靠,陆春林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因为濒临海边,渔业生产人员较多,几乎每年都有海难事故发生。这类事故纠纷的处理是很难的。”陆春林说,“特别是2011年的海难事故。涉及的伤亡人数多达11人,善后处理非常棘手。”虽然这次事故的重担落在了调处中心专职调解员的陆春林手上,但他没有辜负党委政府的信任,没有让当事人家属失望。2011年底发生这次特大海难事故,死亡人员涉及海安、如东、东台三县市。死者亲属几百人聚集川港村办公室,闹得不可开交。事故发生后,陆春林第一时间赶到川港村,连续奋战几个昼夜,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赔偿方案终于出炉。死者亲属的情绪得到暂时平息。死亡人员中有涉事渔船的3名股东。这3名死者家属与船长之间发生严重的对立情绪。他们三番五次到船长家中烧纸打闹,并扬言要与船长同归于尽,闹得船长一家人有家不敢回。如何妥善解决涉事渔船股东之间的矛盾成为了这次事故处理的又一个难题。但陆春林没有被困难吓倒。他迎难而上,多次深入村组和股东家庭,与死者家属促膝交谈,耐心疏导,缓和了当事人的情绪。随即,他对渔船近二年的生产收支状况进行了调查核实,摸清了债权债务,组织人员清收欠款,变卖渔船150多万元。考虑的该船共有5名股东权益,他组织3名死者家属与另两名股东协商处置资产。2013年农历除夕前,按照适当照顾死者家属的原则,3名死者家属与另两名股东达成调解协议。这起海难纠纷历时二年终于尘埃落定。
“我要对得起南通市调解专家的这份荣誉”,陆春林深情地说。他不仅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传、帮、带”了一批年轻调解员,生病住院期间仍不顾休息赶回工作室调解纠纷,为人民调解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年华岁月,培养了一批会“看病”的调解员,先后多次获得县、镇调解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正如他在全县专职调解员培训会上传授经验时所说,做人民调解工作必须有敬业精神,始终不放弃,最终肯定到达胜利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