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毕业于江苏警官学院,回顾自己8年多的从警经历,苏州吴江区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陆晨杰说:“从一名普通的派出所民警,到一名侦查骨干队员,尽管工作中充满挑战,但我觉得这是一份十分有成就感的职业。”今年,他又参与破获了不少案件,杰出的表现也让他获得了“十佳青年民警”的荣誉称号。
善用技术平台破案
“这小子是信息研判能手。”提到陆晨杰的强项,同为刑侦大队的同事谢煊忍不住先“爆料”。被爆料人本人却挠挠头,十分谦虚,表示这没什么,大家都会。羞涩腼腆,话不多,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
2008年,陆晨杰从大学毕业,考入了吴江公安系统。“新兵”上岗第一站,一般都会到基层派出所锻炼。他被分配到了吴江开发区运西派出所,一干就是5年。陆晨杰说,正是在基层派出所的5年里,他在接触到的各类“疑难杂症”中,逐渐熟稔办案程序,精于案卷整理,强化审查技巧。
2013年进入刑侦大队,有了前期工作经验积累的陆晨杰,开始发挥年轻人的优势,网络信息平台用得“溜”。
谢煊说,公安系统内的信息平台有几个大家都知道,每个怎么用也都明白,但陆晨杰总是能在几个平台中灵活切换运用,在有限线索的前提下为案件的破获立功。在一次案件中,民警发现犯罪嫌疑人有辆车,在道路监控录像跟踪的过程中车莫名消失了,大家判定这是一辆套牌车。大海捞针,一时案件的侦破进入了死胡同。
陆晨杰没有死心,他巧妙利用车辆的并不显而易见的特征继续寻找。根据道路上高清摄像头抓拍的照片,他在几千张图片中找到了套牌车,而这只是成功的一半。陆晨杰又迅速进入车辆违法查询系统,根据各类信息的比对,最终锁定犯罪嫌疑人。“车主和车辆的使用人往往不是一个人。”陆晨杰的解释让记者豁然开朗,也让人对他的细心更加佩服。
随时做好出差准备
在记者采访的当天,陆晨杰的办公室里只剩下他和同事谢煊两人,一问,其他人都出差去了,他们两人也是另有任务安排。
常看港片的人印象里,他们这个警种的出场方式应该是这样的:在某个鱼龙混杂的巷口,一辆轿车飞驰而来,一个急刹,从车上下来几个西服笔挺的小伙,帅气介绍自己的身份。然而,事实上他们的工作生活远没有影视剧里那般潇洒。
陆晨杰说,更多时候他们的工作是浸在前期无尽的侦查破案中。
“一个月出差20多天,一年出差至少2个月。”陆晨杰轻描淡写地说到自己的出差天数,他补充,他的出差天数,在单位里不算多。
日前,刑侦大队传来好消息,他们成功抓获了潜逃12年的命案逃犯。破案瞬间的快感是短暂的,而前期的侦查工作其实相当枯燥。“只要一接到线索,我们就要立刻动身。”陆晨杰细数了这些年前往安徽、福建、河南等多省数地查证核实,12年中都是扑了个空,逃犯总是在不断转移。在2015年底,通过线索摸排、情报经营,吴江警方于今年8月,在福建、安徽两地公安机关的协助下,在福建省惠安县的一出租房内,终于将潜逃12年的命案逃犯抓捕归案。
这样的案件不止一件,陆晨杰和同事们早已有了准备,时刻出差。
亏欠孩子实在太多
谈起工作,陆晨杰满是自豪,而说到家人,他不禁黯然,“对他们,亏欠得太多。”
一个电话就得投入工作,没有自己的时间。这让陆晨杰成了一个“坏爸爸”。陆晨杰说,在孩子3岁生日时,答应了一起庆祝生日,然而接到群众报案,他又立刻投入到了工作中,当天到很晚才回家,孩子早已入睡。
陆晨杰说:“对孩子爽约的事很多,一天我上班出门,孩子抱着我的腿不让我走,想要爸爸多陪一会儿。”当时我就鼻头一酸。说到亏欠孩子和家人,同事解煊也沉默了,做一名民警,这样的无奈每个人都有。
“我们的工作是围绕‘人’来做的,只要有嫌疑人的消息,我们就必须动身,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觉悟。”陆晨杰和同事们常常在节假日加班加点,大年三十还在外寻找犯罪嫌疑人。危险、劳累,这些都没有阻挡住陆晨杰和同事们的工作热情,他们说:“破案的那一刻我们知道,这个岗位值得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