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一线人物
朱德根:老百姓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
2016-10-18 08:29: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朱德根,41岁,中共党员,现任墩头镇西湖村调委会主任。自2012年担任调委会主任以来,共调解各类民事纠纷近150余起,化解可能引起“民转刑”案件4起。他用真心架起了党与百姓的连心桥,筑起了维护村域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成为老百姓随叫随到的村干部。被村里百姓形象地称为“调解哥”,村民有了困难第一想到的就是他。 

  “喂,是朱主任吗?不好啦,13组吊车工把人脸给划下来啦,留了好多血,村里的人都去围观了,双方快打起来了,你快来啊。”早上6点多,朱德根接到这样一次电话。他一下子睡意全无,镇定地说“快打120,救人要紧,我马上来。”说罢,朱德根拿起衣服,边穿边推着自行车就向事发地骑去。 

  4月的清晨凉风习习,风直往衣服里钻。朱德根不禁打了个寒颤,但脚下的劲儿却有增无减,自行车车轮越转越快。到达现场后,朱德根看到受伤者脸部被划出个大口子,嘴角处鲜血直流。而受伤者情绪似乎很激动,做出伸手准备打人。说时迟那时快,朱德根看在眼里,扒开人群迅速插到双方当事人之间,用自己瘦弱的身躯挡住了即将伸出的拳头。 

  “快住手,你动静越大,出血越多,伤害越大,现在你需要治疗,别冲动”,朱德根高声地说道。受伤者景某捂着脸说:“我要和他拼命,他开吊车打到我的脸,还不承认”。吊车工范某听完,大声叫道:“吊车没有眼睛,难不成你自己也没长眼睛吗?”双方继续恶语相向,没完没了。正在这时,救护车赶到了。朱德根拉住受伤的景某,安抚她说:“这件事情我来处理,现在最重要的是你赶紧到医院接受治疗”。景某这才放下了手,在家人的陪同下坐上了救护车。 

  转过身来,朱德根开始做范某的思想工作。他说:“你开吊车伤了人是事实,在场的人都可以做证。你使用的吊车是物证,人证物证俱在,这能赖得掉吗?”在场群众也纷纷指责范某。“景某如果找你‘算账’,你也没有心思和精力开吊车。反而影响你的收入。再说了,如果对方到法院告你,你的名声也没了。谁还敢找你干活呢?”朱德根认真地说,“你先拿出一部分钱来,让景某接受治疗。后面的事一同想办法。”范某听完,觉得朱德根说得对,同意调解,并先拿出2万给景某治疗。 

  6月份,景某治疗康复出院,医药费共花去4万元,但脸上留下了疤痕。医生建议进行面部修复手术。可这笔钱从哪儿来?于是,景某找到朱德根要求对方给付脸部修复费用。朱德根找到范某商谈此事。范某对此表示难以接受。朱德根“以心换心”,经过往返多次奔跑,终于赢得双方当事人理解,同意商谈。 

  调解当天,双方各委托一名代表参加。在调解室,朱德根先把《侵权责任法》、《人身损害赔偿》等法规向当事人进行了宣传讲解。但双方围绕赔偿数额却进行了长久的“拉锯战”,差距悬殊,无法谈拢。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朱德根很平和地劝说双方,提出了双方都能接受的赔偿方案。双方被他的耐心和真诚打动,最终爽快地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字确认。周围群众都说这个纠纷很难解决,没想到这么快就被朱主任化解了。 

  “老百姓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朱德根常常把这句话挂嘴边。他认为,群众都是欢迎村干部去串门的,经常跟群众聊聊“东家长、西家短”,才能掌握村域民情,掌握主动权。他就是用这样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如何做百姓喜欢的“调解哥”。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