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斌,男,汉族,1960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苏海安人,现任海安县李堡镇文化站站长。
人在法中,法在心中。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需要依法规范行为,社会需要依法维护稳定。法是国之大器,行之准绳。他虽然是一名文化工作者,但也是普法宣传的志愿者。多年的工作实践使他深深体会到,法治离不开文化,文化助力法治。法治文化易入脑入心,起到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效果。他把文化事业与法治宣传融合,成为普法宣传一线的一位精兵。
融法律于文艺之中。“法”是一个严肃的,认真的,容不得半点含浑的字眼。“在普法工作中,单纯跟百姓讲法,百姓往往不易接受,甚至会认为只要他不犯法,跟他讲法没用,其实不然,法不仅是每个人约束自身行为的律条,也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武器。”倪斌说。多年来,他利用文化站的优势资源,积极开展法治文化的宣传,先后创作了多个普法宣传文艺作品。如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主题的群口相声《打假》,以廉政守纪、服务百姓的村干部为题材的相声《他家那口子》,以教育子女,当好干部,勤政为民为题材的小品《用心良苦》,以教育干部清政廉洁为题材的相声《交易局长》、相声《吹风》,歌曲《廉政花开遍地香》等许多文艺作品。这些作品多数参加省、市表演,并获得奖项。这些作品的演出引起观众强烈的反响,起到了寓教于乐,乐中受教的效果。这些节目告诉我们无论是老百姓还是政府部门、官员,都应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在送法下乡的过程中,他听百姓跟他讲了一个故事。一位老父亲有三个儿子,家家住着新楼房,人人也都活得很体面。而八十多岁的老人仍独居在两间风雨飘摇的破房内,平时很少有人问津。即使逢年过节,儿女们也没有给予老人应有的物质温暖和精神关爱。可怜的老人只有在泪水和叹息中苦度余生。村干部和法庭多次调解也没有明显的效果。得知这一情况后,他认为这是普法宣传的好机会。回到镇上后,他立即跟司法所联系,商议由司法所和文化站共同在老人家门前搞一场文艺演出,主要观众就是邀请请老人的三个子女家庭。这一提议得到司法所的肯定和支持。活动当天,他们组织普法志愿者提前来到老人家开展演出宣传介绍。活动所有演出节目以小品为主,围绕一个“孝”字让观众很受教育。有批评忤逆儿媳的《妯娌俩》、有孝敬父母的《手术之前》以及《抢妈妈》等节目。演出结束之后,当事者自行惭秽,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左邻右舍看完后对他们也有议论。被人戳脊梁骨的滋味真的太难受了。司法所则趁热打铁,拿起《老年人权益保护法》进行宣讲,对各自的义务进行了分析,老人的三个儿子最终表示愿意奉养老父亲。这次成功的义演受到良好的社会效果,随后,倪斌组织演出团队在全镇进行了巡回演出,用文艺节目的形式向全镇百姓进行了赡养老人的普法宣传,深受群众的广泛欢迎。
将阅读与普法结合。阅读是普法的主要途径,法律书籍、法律文本则是人们认识了解法律法规的重要工具。倪斌充分发挥好镇村图书室的作用,向上级积极争取法律图书,在每个图书室开辟法律图书角,开展好普法宣传活动。几年下来,全镇村级图书室法律书籍藏册达上千册。近年来,他配合司法所积极开展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先后组织28场次阅读活动。。每当假期到来之际,都要开展法律知识阅读活动。如“法在他心中”、“读书明礼”、“他是小小普法员”等阅读活动,使青少年养成良好的法律素养,从小学法、知法。
工作职责上他是一名文化工作者,但他更是一名普法战线的一名精兵。他把法律知识融入文艺节目中,渗入读书阅读活动中,扛起了文化的力量,在依法治国的中国文化梦的道路上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