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学法,却半路做起了文字工作;他不办案,但在字里行间仍流露出法学素养。2009年8月,俞文杰大学毕业进入了苏州吴江检察院。7年来,他先后工作在反贪局、乡镇检察室和办公室。每到一个岗位,他都严格要求,认真履职。
虽已离开学校多年,但俞文杰一直恪守“天才即勤奋”的座右铭,认真工作,用心学习。这些年,他还以考促学,先后取得国家法律职业资格、同济大学研究生学历学位及二级心理咨询师、助理信用管理师、社会工作者等一批职业资格。
乡镇民情的“调查员”
2010年9月,从检刚满一年的俞文杰在盛泽检察室开始了为期两年的锻炼学习。同时,他还根据安排在盛泽镇综治办挂职,协助撰写信息简报、信访接待等工作。
2011年7月,盛泽镇某新建楼盘196户业主因连续停水、电梯轿厢频发事故等原因,半夜集体上访。事件发生不久,俞文杰和另一名同志就根据领导安排开始了调查核实。经过两天走访,他起草了调查报告,对业主的12项上访事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了逐条说明。随后,他又协助两次组织业主、物业和开发商三方进行调解,经过平心静气的协商,最终达成了协议,一起集体访得到了较好地解决。
这两年里,他在乡镇共接待来访群众50余人,化解矛盾纠纷20余件,在努力解决各类矛盾纠纷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群众工作能力。
助力发展的“服务员”
“小俞写的材料文笔好,还在多个岗位锻炼过,我们办公室需要这样的人。”2012年7月,该院办公室主任陈烜把俞文杰调来从事宣传、保密等工作。
俞文杰从撰写“豆腐块”等简单材料入手,不断摸索写作规律。而且,工作后他依然保持了勤于阅读的习惯,至今已看了300多本各类书籍。看书多而杂,也为他的工作打开了思路,较快完成了角色转换。
去年3月份,江苏省检察院组织开展了全省基层检察文化建设示范院评选活动。评审前,俞文杰利用几天时间不断完善PPT,让该院的现场汇报更加出色,获得了苏州市检察院的推荐上报。
该年5月份,在江苏省检察院组织的现场考察中,该院图书室、文化长廊等硬件设施和学社活动及由他编辑的《江村检韵》杂志等文化软实力,得到了考察组好评。当年8月份,该院被评为全省检察文化先进单位。
检察形象的“宣传员”。
近年来,新媒体日渐成为宣传工作的新阵地。该院也相继开通了官方微博、微信和今日头条客户端,定期运营维护随即成为俞文杰的一项日常工作。
截至8月19日,该院微博共发布信息643条,微信79条,今日头条客户端140条,累积点击量31余万。该院微博也被评为区“2013—2014”年度优秀政务微博,微信7次荣登江苏检察机关微信周排行榜。
这些年,他用手中的一支笔,积极展示吴江检察的良好形象。他编剧的微电影《测谎者》获得第十二届全国法治动漫微电影作品征集大赛微电影类二等奖,论文《吴江检察院组织机构优化研究》入选2014年环太湖检察工作座谈会论文集,他的随笔《公诉人为何缺少“人气”》收到了多封读者来信……
在编写微电影《测谎者》剧本时,他重温《编剧的艺术》一书,首先科学确定编剧思路。随后,他又用一周的时间,结合该院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如期完成了剧本。剧本提交后,他又根据要求,先后进行了两次修改,保证了微电影较高的思想性、观赏性和艺术性。
“检察工作经历让我感受到了责任和光荣,也体会到了其中的艰辛和不易,笔耕不辍是职责也是态度。”俞文杰正如他的名字一样“文才杰出”,抒写了吴江检察人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