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一线人物
唐晓军:做人民满意的“专家型”检察官
2016-08-03 08:42: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日复一日的办案,年复一年的学习,尽管有时觉得清苦、枯燥,但收获更多。”对过去22年的检察生涯,唐晓军觉得一句话就可以概括。 

  2011年8月,经全国选调,唐晓军进入吴江检察院,担任侦查监督科副科长。5年来,他共办理审查逮捕案件417611人,并先后准确高效地批准逮捕了苏州跨国特大电信诈骗案嫌疑人40余名,其他特大诈骗案和挪用资金案17人,亿元以上非法集资案8人,提前介入金融领域疑难复杂案件7件。 

  这些年,唐晓军凭借努力工作,刻苦学习,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个人三等功和嘉奖各一次。在2010年举办的首届“全国十佳侦查监督检察官”评选活动中,取得了第四名的佳绩,被授予全国检察机关“十佳侦查监督能手”。2014年10月,他再次披荆斩棘,在江苏省检察机关侦查监督业务测试中拔得头筹。2016年2月,他荣获全省“检察专门人才”称号。 

  公正是我人生追求 

  “做一个公正的检察官是我人生的追求。”唐晓军说。多年来,凭借对检察事业的热爱和对法律的忠诚,在办理包括一批重特大和疑难复杂案件在内的千余起案件均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定性准确,处理公正。 

  回想起自己所办理的案件,有起案件仍让他刻骨铭心。2013年10月吴江连续破获有史以来罕见的两贩卖毒品案,不仅毒品数量巨大,涉案人员众多。八名嫌疑人共贩卖毒品550余克,交易39次。可就是这样大案,涉案人员年龄最大不过30岁,最小的只有20岁。 

  提审中,看着这些稚气未脱的年轻人,唐晓军的心情很复杂,“因为贪欲和无知,他们即将面临漫长的牢狱之灾,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自己也不免感慨万千”。期间,唐晓军加班加点,细致审查全案,反复核实证据。同时,他坚持适时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挽救工作,努力为他们今后走好人生路增添“正能量 

  22,唐晓军终牢记一点:决不能用法律和原则换人情,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检察官,公正无私是关键 

  监督是我应有的担当 

  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是履行行政检察监督职能,发挥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整体合力的重要举措,对规范行政行为、打击违法犯罪、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也具有衔接难、推进难、操作难的特点。 

  2014年以来,唐晓军担任吴江区“两法衔接”联络办公室副主任,投身于推动建立“两法衔接”大监督格局的实践中,切实促进该项工作深入开展。 

  两年多来,他积极参与行政执法案件检查,与区法制办共同编写《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指导规则》和《行政执法机关办理案件涉嫌刑事犯罪移送标准》并升级完善全区“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在各方共同的努力下,吴江“两法衔接”工作得到了省市检察机关的充分肯定。2014年12月,该院作为唯一的基层检察院代表在全省“两法衔接”工作研讨会上作交流发言。 

  2015年3月唐晓军被借调到江苏省检察院参与推进全省“两法衔接”工作。面对无先例可循,涉及行政部门和行政法规众多等困难,充分发挥扎实的法律功底,梳理56家省级行政执法部门移送标准,合计审查行政执法事项3800余项,对接刑事罪名230余个。目前,相关标准印发全省贯彻执行。 

  清廉是我的立身之本 

  生活中,唐晓军最大的乐趣就是研习各种疑难杂案。“一名优秀的检察官,不能只是就案办案,还必须较强的理论水平。”对他来说,办案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是一次积累办案经验、提升办案能力机会 

  针对当前金融形势风险点增多,环保、食药品安全等新型案件多发的趋势,作为全国检察机关侦查监督人才,他努力保持与最新法律法规的同步,积极将相关司法理念和法律理解运用到办案实践中,并逐步形成一套有效的阅卷、讯问和汇报工作方法。 

  唐晓军始终牢记清正廉洁是自己职业生涯“生命线”工作中,他注重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勤于学习,勤于实践,严格要求,自我规范,自觉接受监督,坚决不办人情案、关系案,努力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把每起案件办成人民满意、经得住历史检验的铁案。 

  “有一份权力,就有一份责任,借用一句名言就是我只有辛劳、泪水和血汗可以奉献。”唐晓军表示。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