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一线人物
坚持做好百姓“贴心人”——王继德的22年司法情
2016-07-22 09:28: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王继德,男,现任徐州市铜山区茅村司法所长。自1994年从事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以来,王继德凭着对党、对群众的真情,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热爱和坚持,无论白天黑夜,不管雨雪风霜,做援助、调矛盾、抓矫正,在基层司法所一干就是22年。  
    以情动人,法律援助主动上门。20166月,李娜到茅村司法所替公公老梁申请法律援助,63岁的老梁于20164月份在建筑对干活的时候,从二层脚手架上摔了下来,导致12跟肋骨全部断裂,住院花费医药费共计15.8万元,老梁家人多次和包工头私下协商无果,且家庭困难无力支付高额费用,老梁卧病在床,出行不便,儿媳李娜无奈找到茅村司法所。王继德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带着相关材料到老梁的家里,上门为老梁办理法律援助申请。看到王继德对待工作如此认真和负责,老梁一家人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现在茅村像这样农民工维权的案件越来越多,面对这些家境困难又不太懂法的农村老百姓来说,王继德给他们带去了“福音”,他用自己工作热情和负责的态度,服务着需要帮助的老百姓,成为了老百姓的“贴心人”。  
    以理服人,调解纠纷彰显成效。对于基层司法所来说,人民调解算是最繁琐和复杂的工作,可王继德从未因其琐碎而回避过,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王继德的身影。20166月,老张来到司法所申请土地纠纷调解,老张说自己的土地少了30公分,认为是被邻居占了。王继德了解情况后,立即联系相关部门和村委会,找到当时93年土地二轮分配的清册,并到田间实地丈量土地面积,对比清册得出,两家的纠纷点就是中间田埂这30公分的土地,而邻居的多种了田埂的位置。为了避免双方尴尬闹成僵局,黄继德通过讲解实例,诠释远亲不如近邻,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终邻居让出田埂位置,两家握手言和。茅村像这样错综复杂的家庭邻里纠纷几乎每天都有发生,面对这些纠纷,王继德作为人民调解员,没有把问题简单的法律条文上靠,而是不厌其烦的在法理之外讲情理,打造了自己的一张“调解名片”,如今,老百姓遇到纠纷都会说“有纠纷,找老王。”王继德成为百姓眼里的“贴心人”。  
    依法帮教,社区矫正扶正人生。因为社区矫正工作任务重、责任大、风险高,王继德总是以最严格的标准要求工作人员和社区服刑人员,坚持深入基层了解每个社区服刑人员的家庭背景和生活动态,摸索研究针对每个人的个性矫正方法,坚持每人每月必走访、必谈话。同时王继德也以严谨的工作和真诚的态度,帮扶着每一位社区服刑人员。为了帮助社区服刑人员更好的融入社会,缓解基层司法所人手少、任务重、专业力量弱等问题,王继德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热心单位与个人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成立了徐州首家社区矫正协会。目前,该协会已帮助4名社区服刑人员进入工作岗位。王继德不仅帮他们走上了回归路,也帮他们走上了致富路,幸福路,王继德也受到了社区服刑人员的广泛好评,成为社区服刑人员的“贴心人”。  
    22年来,王继德风里来,雨里去,跑遍了茅村的每一个角落。他化解的纠纷矛盾无数,教育感化的社区服刑和安置帮教人员无数,帮助过的群众无数。他的执着坚守得到领导和群众的认可,先后获得市“十佳人民调解员”、省“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先进个人”、市“六五普法中期先进个人”、区“十佳政法干警”的荣誉称号。在王继德的带领下,茅村司法所也被评为“全国优秀司法所”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