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8年开始,苏州市司法行政机关与公安机关通力协作,建立了派驻制“公调对接”模式,在派出所和交巡警大(中)队设立派驻制人民调解工作室。2010年,时年47岁的胡永年从三十多名报名者中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成为苏州园区湖西社区工作委员会派驻到湖西派出所的专职人民调解员。
去年4月的一天,湖西派出所调解室来了几名群众,一方是某商业广场小吃店的员工小孙和她的家人,另一方是该店负责人老丁。小孙说她在下班途中摔伤右脚,现在伤情较重无法上班,要求老板按照工伤赔偿支付医药费和误工费,老丁称他对小孙受伤的事情毫不知情,也无法证明小孙是工伤,拒绝支付任何费用,双方争执不下。
老胡将情绪激动的当事人分开,分别了解情况。原来小孙受伤后并没有立即报警也没有通知老板,直到后来伤情加重,不得不在家休养时,才将事情告诉老板,要求老丁按照工伤要求进行赔偿。由于老丁拒绝赔偿,双方矛盾越闹越大,小孙的多名家属还曾聚集到店里向老丁“讨说法”。
通过调查,老胡了解到小孙家庭经济情况不好,又承担了医疗费用,养伤期间也不能继续工作赚钱,让本就困难的家雪上加霜;而店方也是小本经营,无法支付过高金额的赔偿费用。“双方争议最大的,就是小孙的伤是否能认定为工伤。”胡永年说,调解不能感情用事,必须有凭有据,这样双方才能信服。为此,老胡四处寻找证人、收集证据,并先后多次带领双方咨询劳动保障部门,为了让双方省去法律咨询的费用,老胡通过司法所邀请热心律师为双方免费咨询相关法律问题。
终于,在老胡的耐心工作中,双方终于就工伤赔偿问题达成了协议,而与此同时,老丁在老胡的帮助下,完善了与员工依法、正确签订劳动合同等方面的管理漏洞,小孙也就纠集家属扰乱营业秩序的行为向老丁道歉。双方在成功调解的协议书上签字确认后,都对老胡表示衷心感谢。
这只是胡永年调解工作的一个片段。湖西派出所教导员刘恽杰介绍,六年来,胡永年先后调解家庭、邻里、交通、讨薪、合同等各类民事纠纷5461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8%。由于工作成绩突出,2016年2月,胡永年被评为“苏州市公调对接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