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一线人物
记“江苏第二届十大法治人物”丁昌华
2014-10-16 17:26: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日前,民警丁昌华当选为江苏第二届十大法治人物。据了解,全省公安机关只有2名民警当选,同时也是全市唯一获选者。

  丁昌华现任泰州市姜堰区公安局白米派出所副所长兼杭家铺村“丁昌华”警务室社区民警。从警9年来,他扎根社区、埋头苦干,始终牢记宗旨,心系群众,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赢得了同事和群众的广泛赞誉。

  一张联系卡,拉近警民距离

  2005年12月,34岁的丁昌华脱下军装换上警服,成为白米派出所的一名“片儿警”。初来乍到的丁昌华每天怀揣着笔记本,到农户家拜访,帮他们干活,与他们聊天,哪家几口人,叫什么名字,从事什么职业,家里有什么困难,有什么为难的事儿,他都一一记录下来,并留下自己制作的“警民联系卡”。渐渐地,村民不管遇到什么急事、难事,都爱第一时间联系丁昌华,而有危险时,丁昌华也总是冲在最前方。

  一次,做废品收购生意的村民王道伍买了20多辆报废的汽车回来氧焊分割,一时不慎引燃大火,随即想到了丁昌华。电话打过去没多久,丁昌华就赶到了,当时厂房里多辆废旧汽车的油箱内残余汽油随时可能引爆,危及附近商铺的后果不敢设想。丁昌华听说后,不顾业主们的阻拦,硬是拎着灭火器冲进去扑灭了大火,避免了一场重大损失。

  在杭家铺人的眼中,丁昌华警务室内墙上“人民是我们的姓,警察是我们的名”的标语名副其实。

  一个服务箱,方便居民求助

  2010年7月,丁昌华在全市率先使用“一键通”智能服务箱。路人在夜间5米内就可看到民警的照片、警号、联系方式。“绿键”惠民、“红键”报警。它在给辖区群众壮胆的同时,对违法犯罪嫌疑人也起到了威慑作用。

  “这两个小小的按钮比什么都灵,指头一按,民警很快就来,好像派出所就建在家里。”村民游有铨称赞说。原来,2013年7月25日晚,游有铨80多岁的姨妈走失,全家人急得不知如何是好,他到村口路边按下“绿键”,丁昌华连夜就帮忙把人找了回来。

  “村里留守儿童和老人多,不少独居老人家中没有电话,一旦遇到什么事,都联系不上人。”村党支部书记杭亮介绍,可自从安装了“一键通”,丁昌华就成了独居老人们的“好朋友”,他每年帮群众办的实事不下50件。

  一幅电子图,精确制导实战

  “一键通”智能服务箱大大方便了群众。但在实际操作中,群众报警有时不能准确说明具体方位,多年部队指挥员的经历让丁昌华眼前一亮:“如果能把村里地形地貌制作成一张类似部队用的作战地图,就能快捷找到道路、场所。”

  于是一连几个月,丁昌华利用空余时间,背着照相机、带着笔记本,跑现场、拍照片,挨家挨户走访采集信息,并运用自学的计算机技术,设计制作成一幅信息齐全的社区警务电子地图。全辖区632户住户、7家企业具体分布详情,他用红绿蓝黄不同颜色标注,让人一目了然、一看就懂。

  有了电子地图,只要打开电脑,轻点鼠标,输入搜索信息,就能随时准确地找到具体区域方位。一次,群众举报某村民家中有人聚众赌博。丁昌华通过调阅电子地图,及时掌握了赌博地点的具体方位和进出口位置,在派出所领导的指挥下,迅速安排警力布控,雷霆出击,多名赌徒被现场抓获,无一漏网。

  16只高清探头,守护一方平安

  杭家铺村原来只有3个监控探头,技术含量低、安装位置不合理,成效不明显。丁昌华到任后多方游说,取得村里企业、能人的认可和支持,针对辖区地处328国道两侧,流窜犯罪现象多的特点,布建起监控网络,打造了一张密布全村的“天网”。全村设立高清视频探头16只,覆盖村主要路口和部位;7家较大规模企业均安装了监控系统,总投资超过50万元。辖区企业监控系统安装率达100%,杭家铺成了全市第一个“技防村”。

  村内每个重要路段都公布了丁昌华的联系方式,设置了警方提示牌:离家、睡前门窗水电气五查清,遇到特殊情况请立即拨打“110”或“88331116”。

  为防患于未然,丁昌华多方筹集资金,为村民挨家挨户安装了红外防盗报警器或门磁报警器。“装了这个报警器,再加上有昌华在,为我们壮胆了,晚上睡觉心里更踏实了。”村民们都这么说。

  五五工作法,赢得群众点赞

  如何破解社区管理难题,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丁昌华创新提出“五零五员工作法”,即“信息采集零疏漏,当好社情民意调查员;警民沟通零距离,当好百姓身边服务员;关注民生零缺失,当好特殊群体帮扶员;安全防范零盲区,当好平安创建指导员;矛盾纠纷零激化,当好群众信任调解员”。

  2013年7月的一天,几位妇女相约一起打牌赌博,被丁昌华抓到,并处以治安处罚。几位妇女围着丁昌华说:“丁警官啊,你不让我们打牌,那你也帮我们找个娱乐方式啊!”几天后,丁昌华从城里请来健身舞教练,免费教大家跳舞健身。其后,他还自掏腰包买了音箱,每晚放到警务室门口的广场上,接上彩灯,供村民们跳舞娱乐。

  此外,丁昌华从网上订制了一张可以折叠的桌椅和一把伸缩伞,订做了两只“百宝箱”,里面打气筒、计算器、小剪刀、老花镜,血压计、宣传资料一应俱全。下村走访时,他将“移动警务室”放在电瓶车上,无论到哪里,随时做好服务。

  “再烦,也别忘微笑;再急,也要注意语气;再苦也别忘了坚持!”这是丁昌华工作的座右铭。在日常工作中,他用一张真诚的笑脸、一颗爱民的情怀、一件件感人的小事,把关爱和温暖传送到了千万个家庭,树立了新时期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