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拘留所办成矫治灵魂的亲情学校,让进来的人受到深刻教育,矛盾得到有效化解。2010年以来,徐州市铜山区拘留所所长王梅和同事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948起,调处成功907起,化解成功率95.6%。该所规范执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经验做法近期被公安部在全国推广。
铜山区拘留所年均收拘量在2000人次,很多被拘人员入所后或消极沮丧,或对抗激烈,或麻木不仁。如果人拘留了,问题没解决,长期累积下来,势必影响社会和谐、警民关系,王梅多次与同事探讨后,尝试着推行管理教育新模式。
2012年,李某因在家经常辱骂、殴打婆婆,最终因故意损坏其婆婆财物被拘留,发誓出去后进行报复。王梅了解情况后,多次与李某拉家常,和她探讨“百善孝为先”的做人道理,并为其播放《弟子规》中恶媳妇故事,李某渐生羞愧之心。3月3日,李某34岁生日当天,王梅带着全所8名民警,为其精心设计了一场感人的生日会。当爱人捧着蛋糕出现时,李某热泪盈眶,这是她34年人生过的第一个生日。李某紧紧抓住王梅的手,泣不成声:“王所长,你们这么关爱我,我再做不好还是人吗?”当场给婆婆打电话道歉赔罪,发誓遵守孝道,改过自新。
“爱是沟通心灵的最好语言。”王梅深有感触,“作为管教民警,我们要用真爱点亮被拘人员心中的希望之灯,让他们向往美好,看到未来,回归社会,重塑人生!”
因卖淫二次被拘的周某,入所后精神恍惚、拒绝进食。经了解,周某家境贫寒,丈夫又因病去世,生活所迫误入歧途,被拘留后家中只剩下一对年幼子女,无人照管。王梅立即赶往周某家中,将其一双四五岁大的儿女抱到所内相见,安排食堂为孩子做可口饭菜。同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变更收教措施,并与当地村委会联系,安排专人照顾孩子。周某感恩在心,主动检举揭发一起案件。周某出所后,王梅和同事又捐助2000元钱,并“结对子”长期帮扶。
真情付出自有真心回报。被拘人员出所后,有的给拘留所送来锦旗、寄来感谢信,有的经常打来电话问候,有的送来自家产的水果慰问,有的专门从集市买来砂缸送给民警腌咸菜。去年以来,通过在拘人员主动检举揭发违法犯罪线索,协助查破案件14起,协助打掉4个贩毒及组织卖淫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