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一线人物
施俊:救人于危难的“凑巧”交警
2014-08-30 18:19: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在群众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倾力相救,将生死置之度外,每当说起救人的经过时,施俊总是说只是“凑巧”,可是从群众送寄的锦旗和感谢信来看,好人施俊的这些个“凑巧”正是源于他对事业的责任和对群众深深的爱。    

  施俊,男,46岁,现任启东市局交警大队东海中队中队长。从警20年里,他用一颗历久弥新的心真诚热切地对待警察事业、对待受难群众,曾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市政府嘉奖两次、市局嘉奖四次、获南通市局“优秀交巡警队长”、“破案能手”、启东市局“十佳交巡警”等多个荣誉称号,2013年被全市群众票选为“启东好人”。

  两年,救了8人性命 

   “不好啦!有人掉河啦!”2012730日中午,启东市东海镇东清河路段发生惊险一幕,一辆轿车撞断路旁电线杆后,径直掉落河中,车中3人性命垂危。当时,施俊带领东海中队民警正好在附近巡逻,听到河边群众的呼喊后,施俊边跑边沉着指挥他人寻找工具,自已则率先跳入3米深的河中,向河中心的落水车辆游去。 

  施俊游到车旁时,车头已完全没入水中,仅剩左侧车窗露出水面,为了能够尽快将被困群众救出,施俊迅速指挥巡逻队员下水救援,并就地取材拿了水泥块等猛力向车窗砸去,泡在河内惊慌失措的3人被一个个救到岸边,随即被送上呼啸而来的救护车。施俊则最后一个上岸,周围眼尖的群众早已发现他浑身发抖,手上、脚上鲜血淋漓,可是他只是喘着大气,坐在岸边指挥后续事项,在场群众无不被他感动。事后问起时,他才不好意思地说估计当时是疼麻木了。当施俊离开现场时,聚集的大批车辆纷纷鸣笛致敬,群众都竖起大拇指赞扬这位“英雄”。但是“英雄”不是一夕养成的,像这样的救人行为,这两年以来,粗略一算居然已经有过5次,被救起的群众达到了8人。经历一场场争分夺秒、惊心动魄的施救,面对人们的赞赏,施俊总是不经意地说:“我是恰巧路过,谁也不会见死不救,我只是千万个普通人中的一个,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15年,参加家长会0 

  “我儿子考上了北大!”说起儿子的时候,施俊眼里满是自豪。这么多年以来,施俊一次也没有接送过孩子,就是在高考前最关键的两年里,他也无暇顾及,看到儿子有今日的成绩,感到又自豪又愧疚。施俊说,儿子今年19岁了,要说上次送儿子上学,可能还是在幼儿园的时候,上了小学之后,他就再也没有时间接送过孩子。由于工作原因,孩子上学的这些年,他甚至从未出席过孩子的家长会。有时候父子俩连续几天都见不到一面,儿子常常开玩笑说:“爸,你回来时,我已经睡了;我起床的时候,你已走了。我们是最熟悉的陌生人。”说起这些,施俊的眼光有点湿润。 

  作为农村交巡警中队长的一员,他总是利用辖区学校晨会、文艺晚会等各类活动期间,给学生和家长上了一堂又一堂交通安全知识课,将工作中遇到的案例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法灌输给祖国的花朵和花匠们。然而,这么多年来,他的儿子却没有享受过父亲讲解一道题目的待遇。他说,对家庭的亏欠不仅仅是对儿子,还有妻子和母亲。结婚20年了,施俊从未陪妻子外出旅游过;母亲骨折住院时,他也因为工作繁心而疏于照顾。然而,他在工作之余,却总是记得去辖区的孤寡老人坐一坐,带着生活必需品去唠唠嗑。辖区的陈大爷说起施俊,总是不住地竖起大拇指:“好人,好的没话说的好人!”朴实的话语,却道出了群众对于他的认可和喜爱。这些,都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触动,其实,他何尝不知道“为人父则慈,为人子则孝”的道理,但是风雨从警路,长年累月奋战在工作岗位的他,实在是太忙,更多的时间他必须“恰巧”陪在老百姓身边! 

  20年,他勇争第一 

  “选择了做警察,就是选择了为民服务。”回顾20年的从警生涯,施俊用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真正内涵。1993年,他从警校毕业后光荣地加入警察队伍,20年里,他从一名普通民警到刑侦大队技术中队长、责任区刑侦中队长,再跨警种调任交巡警东海中队中队长。无论在何岗位上,施俊始终秉承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作风,始终坚持不懈学习业务知识。2009年调入交警后,他认真钻研交通管理技能,在较短时间内成长为道路交通事故处理能手,带领中队民警通过巡防整治、安全宣传等工作,有效地压降了辖区道路交通事故的多发态势,辖区道路交通事故接处警量明显下降。 

  好的工作质效从来都不是吃老本式的因循守旧。面对繁重的交通安全管理任务,他知难而上,勇于创新,不断探索勤务工作运行模式,结合全天不同时段的路面交通特点,推出“高峰站点、平峰巡线、交叉巡逻、立体管控”的勤务模式,科学配置警力资源,提高了路面出警率、管控率,有效化解了农村交巡警中队警力不足的问题,使辖区道路交通安全有序。“施队长不仅是个见义勇为的真英雄,对待群众从来不吝啬自己的爱心,在工作上更是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是个勇于争先的真汉子。我们就是服他,跟着他干我们有底气!”东海交警中队的民警们对他们“带头人”这样评价,眼底泛起的是群聚的力量、比学赶超的劲头和“请叫我第一名”的自信。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