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一线人物
如皋民警秦旺健坚持数年资助两名四川绵竹孩子
2014-08-28 19:09: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有一种亲情 超越血缘 

  “阿姨,手机响了……”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周阳,拿起放在茶几上的手机,欢快地奔向了吴翠红。如果不是事先知晓他们的关系,笔者真以为他们就是朝夕相处的一家人。

  有人说,亲情是血浓于水的。而秦旺健一家与周阳超越血缘的爱,更加让人为之动容。

  “下个月我会亲自送他回家,让他一个孩子走这么远的路,我不放心。”秦旺健说。每每想到结束暑假,就将离开“秦爸爸”,周阳总会默默地抹眼泪,在他的心中,秦旺健、吴翠红就是他的家人,他很是不舍。

  “来,笑一个啊!”周阳左手臂挽着秦旺健的脖子,右手臂挽着吴翠红,开心地笑着。照相机镜头将这幸福的一家人温暖的瞬间永远定格。

  48岁的他是“久经沙场”的警察,在工作中屡立战功;2008年,他报名赴川开展对口援建工作,期间,他个人结对资助了两名四川娃。

  回到如皋后,他心系两个异乡的孩子,用父亲般的关爱给他们的成长照进了缕缕阳光。他就是如皋市公安局巡防大队副大队长秦旺健。从四川绵竹到江苏如皋,这份跨越1600公里的爱,温暖着四川孩子的成长人生。

  灾区援建,他多了两个孩子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秦旺健作为南通援川支队中的一员来到四川省绵竹市新市镇开展对口援建工作。灾区的惨痛景象深深触痛了秦旺健的心,他在灾区新市小学进行法制教育时,结识了7岁的周阳和11岁的叶子。

  小周阳3岁便失去了母亲,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几年都没回家,地震震垮了他家仅有的两间小瓦房,他只能与外公外婆一起生活。11岁的叶子,随母改嫁到现在的家庭,继父在地震中受伤,失去劳动能力,哥哥在上大学,家里仅靠母亲一人在外打工维持生活。

  “走进他们暂住的油布防震棚,瘦小的周阳与外公外婆正围坐在一个小桌子前吃饭。”秦旺健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还是不由得皱了皱眉头,“他们只能吃豆腐、南瓜藤稀饭,跟我们这边的孩子相比,条件悬殊太大了。他还是个长身体的孩子啊……”

  看着活泼可爱的孩子,秦旺健当即决定长期资助两个孩子,承担他们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学习、生活费用及大学学费。2008年11月,秦旺健圆满完成了援川任务返回如皋,但两个孩子成了秦旺健心里最大的牵挂。

  全家总动员,爱人支持女儿支教 

  说起丈夫资助四川孩子的事,秦旺健的爱人吴翠红说自己一点也不意外。在她的心中,秦旺健是一个特别善良、感性的人。

  “生活中,遇到朋友有困难,他都会尽力而为。再说遇到这两个孩子也是一种缘分。”听到丈夫想要自助两个孩子的打算,吴翠红当即表示支持,并和女儿准备了一些生活用品寄给孩子们。2009年,女儿秦筱也在父亲援川的影响下,报名参加了北京阳光志愿者服务队,和10名大学生一起到四川支教。

  秦筱来到了新市小学,住在了当年父亲援川所住的学校样板房里。支教结束后,秦筱第一次将周阳、叶子带回如皋过暑假。

  “资助只是一方面,我们觉得更重要的是生活中的陪伴和细节的关爱。”秦旺健说,虽然平日里与俩孩子分隔两地,可他经常给孩子打电话,问问近期的生活、学习情况……孩子们到如皋过暑假,秦旺健和家人陪他们买新衣、做作业、游苏州乐园,让他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更通过共同生活,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地震给他们带来的心理阴影。

  周阳快乐地在如皋度过了灾后第一个的暑假。之后每逢暑假,秦旺健都不忘将四川的孩子接过来团聚。

  六年接力,将关爱进行到底 

  “秦爸爸、吴妈妈,谢谢你们这么多年对我的帮助,我爱你们,我一定不会辜负你们……”在今年新市小学六年级毕业典礼上,周阳当着全校师生的面,给秦旺健夫妇送上了一份礼物——他优异的学习成绩单。

  “去年他还被评为绵竹市优秀少先队员呢,他们学校一共就两个人获得了这个荣誉”,秦旺健骄傲地说。为了见证孩子的毕业典礼,他们一家专程赶到绵竹参加,并将周阳带回如皋过暑假。

  来到如皋后,秦旺健夫妇带着周阳购买了初中各学科的辅导资料、优秀作文选、新文具。虽然周阳今年小学毕业,没有暑假作业,但秦旺健还是给他布置了书法练习、阅读优秀作文的“作业”,下班回家后检查功课。吴翠红说,以前他工作忙,都没时间辅导过女儿秦筱。

  “课余”,他们还带着周阳前往南京、无锡等周边城市游玩,希望可以通过孩子对外面世界的接触,开阔视野。由于担心周阳在如皋吃得不习惯,秦旺健隔三差五特地下厨给“儿子”忙几道四川菜。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