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徐州市铜山区拘留所所长,她用3年时间,把一个落后拘留所带出了低谷,跻身全国公安监管系统先进行列;她把拘留所办成矫治灵魂的亲情学校,把拘留所建成标准规范的温馨家园;她全面推行管理教育新模式,用真诚融化对抗、用真心化解矛盾、用真情感召良知,教育转化违法人员,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公安部监管局局长赵春光盛赞:“铜山区拘留所为全国公安监管部门树起了一面鲜红的旗帜!”徐州市副市长、公安局长孙建友称赞其:“小单位也能有大作为!”
做点燃爱心的使者
2012年,李某因在家经常辱骂、殴打婆婆,最终因故意损坏其婆婆财物被拘留,发誓出去后进行报复。王梅了解情况后,多次与李某拉家常,和她探讨“百善孝为先”的做人道理。3月3日,李某34岁生日当天,王梅带着全所8名民警,为其精心设计了一场感人的生日祝福。当爱人捧着一份精美蛋糕出现在面前时,李某热泪盈眶,这是她34年人生过的第一个生日。李某紧紧抓住王梅的手,泣不成声:“王所,你们这么关爱我,我再做不好不是人啊!”当场给婆婆打电话道歉赔罪,发誓遵守孝道,改过自新。
创法治家园的品牌
在铜山区公安局党委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先后投资300余万元为拘留所改善了办公条件,先后为拘留所增配了警车、电脑、电视等装备,升级改造了监控系统和门禁系统。同时,王梅带着全所民警自己动手,破墙开门,买来涂料油漆,自己刷墙漆窗,硬是在极有限的办公场所中又改造出集体教育室和集体就餐室;为调整出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室、在拘人员物品保管室、提询室、会见室等场所保证工作需求,王梅一年之内三次带头搬挪自己的办公室。从区局找来废弃不用的乒乓球台、室外活动器材,修好后供被拘人员活动;还请来专门人员对监区文化进行整体设计,分步开展警营文化建设,并对监室洗漱卫生区进行人性化改造,体现人文关怀。为提高管理水平,王梅带着同事们“走出去”“请进来”,向兄弟单位学,向省内先进拘留所学,请省厅、市局专家亲临指导。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整理出台规章制度,总结梳理方法技能,固化工作标准流程。先后归纳出重点人员四分类、重点案件六分法、矛盾化解六技能、九流程等工作法,推进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带团结向上的警队
为给被拘留人员编写合适的教材,王梅曾加班加点整整一个星期没有回家,白天和被拘人员交流了解需求,晚上搜集整理资料信息,最终,精心制作出法制宣传系列读本,共分综合篇、涉毒篇、交通篇和涉访篇4个分册,内容以法律法规、警示案例和心理疏导为主,按照在拘人员违法类型人手一册,成为被拘人员教育转化、启迪思想的“掌中宝”。为让民警放松身心,舒缓压力,拘留所严格落实民警休假制度,组织民警外出考察学习;开展“三个一”活动,民警生日献上一束鲜花、一个蛋糕和一声祝福;民警因病住院、婚丧嫁娶,所领导班子集体看望、慰问。每年“三八”妇女节,王梅都要为每名男民警妻子精心订购一束鲜花,要求把向妻子献花作为任务完成,第二天汇报完成情况。为切实提升队伍战斗力,王梅坚持每周一组织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学习,邀请相关专家进行管理系统培训,定期对民警进行监管知识培训测试,对传统监管理念进行更新。
在王梅的带动下,铜山区拘留所2010年以来,每年一个新台阶,2013年通过公安部验收,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拘留所。拘留所全面推行管理教育新模式、规范执法行为、化解社会矛盾的经验做法被公安部在全国推广。2013年,拘留所被省公安厅荣记集体二等功,全所民警人人立功受奖。王梅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先后被评为全国公安监管系统先进个人、全省群众工作标兵、徐州市三八红旗手、徐州市公安局十佳所队长、铜山区政法系统先进杰出代表;2013年度,被评选为徐州市第二届“十大法治人物”,同年9月,上榜“中国好人榜”,并被破格提拔为铜山区公安局党委委员、副政委;2014年1月19日,被评选为徐州市首届“我最喜爱的十大爱民警察”;同年5月被授予“江苏青年五四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