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一线人物
“邢检干刑检,真行”
2014-06-27 09:53: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邢检干刑检,真行”

  30多天的提前介入,连续7天的提审,300多页的阅卷笔录,9个小时的庭上激辩,宣判时,他让外号“陈疯子”的涉黑集团首分子在50多笔犯罪证据面前低下头。

  □为厘清假种子案的取证方向,他向农民取经,每天从早到晚泡在田间地头与农民促膝聊天,统计农民受损情况,他总是亲力亲为

  □在家里,他是出了名的“大样”(铜山土语,指目中无人),谁找他办事都行不通。

  □在单位,他有一双‘毒’眼,总能在一份份纷繁复杂的起诉书中捕捉细微的证据瑕疵。

  他,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省、市、区人民满意检察官,5次荣立个人三等功,被省检察院评为“江苏省首批检察业务专门人才”、被授予“徐州市劳动模范”、“徐州市十佳勤政廉政好干部”荣誉称号。

  他就是铜山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邢天冉。

  “遇到你,这是我的命呀!”

  1992年,大学毕业的邢天冉进入铜山检察院刑事检察科,这个科集合检察院公诉和批捕职能,是出了名的“苦差事”,22年来,多少在这个岗位上停留过又离开了,可邢天冉一干就是22年,再也没有离开过刑事检察工作。

  邢检工作是个“苦差事”特别是铜山县是个人口大县,刑事案件众多,从审查案卷,到提审被告人,从深入复核证据,到撰写法律文书,从法庭支持起诉,到监督审判公正,他把人生中最珍贵的青春,投入到繁重的刑检办案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邢天冉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了尽快实现书本知识到实践实战的转化,他总是科里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刻苦钻研,虚心求教,逐渐从一个刑事检察工作的新手成长为办案队伍里的排头兵。

  1998年,江苏省铜山县首起打黑案件、号称“陈疯子”的李时林涉黑团伙案送到邢天冉的案头。此案被省公安厅列为挂牌督办大案。时任公诉科长的邢天冉临危受命,30多天的提前介入。他上午处理完科室的日常工作,下午和晚上到公安办案点,每天都工作到凌晨制定侦查取证方向,提出补充证据的意见。连续5天的提审,13项指控,27本卷宗材料,300多页的阅卷笔录,16个小时的庭上激辩,邢天冉面对13名辩护人的辩解和连续进攻,18名被告人、50余笔犯罪事实的证据一一呈现在庭上,宣判时,外号“陈疯子”的涉黑集团首分子陈时林得知自己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时终于低下头,说了句:“遇到你,这是我的命呀!”

  此后,邢天冉带领科室干警办理了一系列在徐州周边地区影响的打黑案件:金文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邵长伟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李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办理重大复杂案件的高手兼打黑专业户”成了领导和同事对邢天冉最多的评价。至今为止,邢天冉和他的同事们并肩战斗,通过引导侦查、追捕追诉,已经连续打掉了12个黑社会性质组织,150余名黑社会性质成员被绳之以法,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得以改善。

  很多人认为,基层检察院办理的是小案子,可在邢天冉眼中,案件没有“大小”之分,每一个案件都需要承办人付出100%的认真。 

  2008年初,一件看似普通的盗窃案被细心的邢天冉察觉到一丝“不对劲”。当时,犯罪嫌疑人袁杨与他人交错结伙入室盗窃了价值6000多元的财务被公安机关移送到铜山区检察院审查起诉,通过仔细阅卷,一个疑问在他心中形成:袁某预谋进入居民家中盗窃,在被发现后,对被害人拳脚相加,言语威胁,这些犯罪要件可以直接认定为入户抢劫,仅认定为盗窃罪明显放纵了犯罪。同时,袁某还有提到有两个人在外面防风,应当依法追诉。由于该案侦查初期取证不到位,提审时,犯罪嫌疑人翻供,坚决不承认自己的暴力、胁迫行为 

  在分析了案情后,邢天冉亲自找到被害人复核证据,经过了大量细致的走访调查后,邢检最后认定其中的两起抢劫事实证据扎实充分,增加了袁某某抢劫罪,以抢劫罪、盗窃罪追诉陈、付等人,案件提起公诉后,法院采纳了检察机关的意见,袁某、付某均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陈某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0年。这一典型案例的经验做法被江苏省人民检察院转发。

  田间地头查清假种子的来龙去脉

  邢天冉出生在农民家庭,他对农村有着一种特殊的亲近之情,对农民群众反映的问题,他总是无法漠视,总要一查到底。

  2008年初,在跟同学的一次聚会上,一位老同学说,自己在郑集镇的老家亲戚今年亏大了,买了假种子,地里种的早稻抽穗时都卷了,用手掰开一看,里面都是空的,今年可能面临颗粒无收、无稻可割了。说者无心,听着有意,邢天冉马上意识到其中可能存在犯罪问题,于是他及时组织干警,到郑集镇走访调查。在了解受灾情况,摸清种子销售渠道状况和种植户种子异常特点后,邢天冉发现了孙某销售假种子的案件,随后,向公安机关发出立案监督通知书,促使公安机关对假种子案予以侦查立案。

  为彻底侦办这起假种子案件,邢天冉没事就往地头跑,和村民促膝聊天了解案情,由于农民证据意识薄弱,他们大多没有留存购买种子的凭证,案件取证遭遇难题。

  “邢检那段时间可把我们折腾的不清,二三百户每家中了多少地,从哪买的种子,买了多少,什么病状,地里绝收多少,欠收多少。我们一共就十一个民警,都要挨家挨户进门调查,做笔录,固定证据。他自己也经常来,还监督着我们取证。”郑集派出所所长梅金华说。

  邢天冉带领承办人到田间地头,引导公安机关侦查取证,做种子鉴定,收集间接证据,通过大量细致的工作,终于形成了严密的间接证据锁链,使孙某坑农害农的事实彻底被查清。孙某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邢天冉又查封了假种子经销商孙某的账户,按照受害程度赔偿买了假种子的农民。同时,为生活极度困难的三户受害农民家庭申请最低生活补助,帮助他们顺利度过了难关。随后铜山区检察院随后向区农委发出检察建议,并配合农委开展打击假冒种子专项行动,及时有效地为农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

   “大样”的堂侄,疏远了亲人

  在办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邢天冉也常常遇到熟人或托熟人前来说情的。

  邢天冉堂叔的孩子,因涉嫌盗窃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公安机关提请逮捕后,邢天冉的叔叔满怀期望地跑到检察院,希望邢天冉能看在亲戚的份上照顾一下,别逮了。邢天冉回答:“他犯了罪,符合逮捕条件,必须逮,没有商量的余地。”

  叔叔恼了:“你怎么一点亲戚观念都没有?你少逮捕一个人,还能影响你当检察长吗?我倒要问问你的父亲,我们还是不是兄弟?”邢天冉泰然地回答:“你抬出谁也没用,法律是我们办案的唯一准绳。”

  此后,这个远房叔叔在好多个场合,数落邢天冉“大样”(铜山土语,指目中无人),邢天冉听到只是笑笑。这样也好,亲戚们知道他“大样”,就不会为案子的事情来找他了。

  邢天冉的父母是理解儿子的。每当老家的亲戚因为案子的事情在邢天冉这里碰了壁,他们会到他的父母那里去试试运气。亲戚拎点特产来,走的时候,他们一定会赠上相同价值的东西让亲戚拎走。因为,他们知道,亲情再大,也大不过法律。他那个堂叔在老家,逢人就说他“大样”,人都让他得罪尽了,没办法。他是为国家和百姓坚持原则,他做的对,我们支持他。”

  从检20年来,邢天冉拒绝贿赂和说情近170余次,拒贿总额达十余万元。

  2013220日,邢天冉同志作为全市检察系统代表被徐州市纪委、组织部、宣传部命名表彰为“徐州市十佳勤政廉政好干部”,成为他廉洁执法的又一个注脚。

  “我知道一花独放不是春,我希望我们检察院的年轻人都超过我们这些老刑检,我会站起来为他们鼓掌的”

  身为副检察长的邢天冉不喜抽烟喝酒,最爱买书看书。“刑事案件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更新的比较快,我们只有熟练掌握了,才能在法庭上立于不败之地”,他经常对同事们说。 

  邢天冉办公桌上总是放着一本厚厚的“卷宗”,被公诉科的年轻人戏称为“法律界的葵花宝典”,那里面汇集了尽可能多的法律解释和密密麻麻的法律条文,办案所需的法律依据,里面一一收录。

  他说,只要有案件,他总是把这本“宝典”带到身边。他出差到外地,总不忘到书店,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找到几本自己渴望的专业书,摘抄进他的“宝典”,充实进法律知识库。公诉科干警小王说:“我特怕找邢检签起诉书,邢检有一双很‘毒’的眼睛,一份起诉书,总能挑出一些细微的证据瑕疵。我们大家都说邢检干邢检,真行。”

  担任副检察长的四年来,邢天冉带领他分管的侦查监督和公诉部门的检察官,共审查逮捕案件2905件3840余人,对每一起案件,他都要认真听取汇报,甚至亲自复核证据,签发起诉书等法律文书。同时,他不断创新工作制度,加大监督力度,监督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和不当立案的案件165件,纠正漏捕犯罪嫌疑人179人,起诉案件2156件3420余人,追诉32件54人,抗诉8件13人,纠正侦查、审判活动中违法行为37件。

   这些数字,似乎是冷冰冰的,但却凝结着邢天冉和战友们的坚持和心血。每当铜山区检察院侦监科、公诉科的干警们提起他们的分管检察长邢天冉,无需过多的溢美之词,仅数据就足以让人们对这位“干刑检的邢检”肃然起敬。

  同时,邢天冉同志有意识地把优秀青年检察人才放到基层一线和重要岗位上锻炼考验,在他的言传身教的带动下,邢检部门涌现出一批闪亮之星:徐州市十佳检察官侦监科科长王芹,徐州市优秀检察官公诉科副科长董新春。

  我知道一花独放不是春,我希望我们检察院的年轻人都超过我们这些老邢检,我会站起来为他们鼓掌的”。这就是邢天冉。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