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走进如东县城掘港派出所,或许你不会留意一个长相平平、身材矮小的中年民警,倘若瞥一眼宣传栏上的“光荣榜”,你会惊讶地发现,就是这样一个其貌不扬的中年男人,获得过“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首批优秀所长”、“江苏省优秀人民警察”、“南通市劳模”、“如东县平安卫士”等多项荣誉称号。而他,就是现任掘港派出所副所长的纪光荣。纪所是安徽人,1979年来到江苏如东入伍参军,一干就是18年;1997年转业到掘港派出所当了一名社区民警,从此,开始了他的警察职业生涯。从1997到2012,十五年的光景,这个小个儿民警用他的大爱铺就了一段辉煌的从警之路。
爱岗:“只要社会治安好,再苦再累都值得”
纪光荣的从警生涯开始于1997年。那年,37岁他成了县城掘港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他所在的警区占地15平方公里,总人口2万多人,是掘港所最复杂的一个警区。为耕耘好自己的责任田,他给自己定了规矩,平均每天必须走访4户居民,上门核对户口,了解周围治安状况,征求工作意见,并留下警民联系卡,带走需办理的事项。回到所里记好台账,在社区平面图上标明走访户位置。就这样日积月累,他走遍了辖区的每家每户,人们形象地称他是“社区活地图”。由于工作细致,该警区暂住人口登记率、公私房出租领证率、公共场所、特种行业及上岗证领证率都达到了100%。
同事们都说,纪光荣是一个工作狂,工作起来不要命。他每天至少提前半个小时到单位,到下班时间他往往又是最后一个离开岗位,今日必须做完的事他决不拖到明天。为了加强夜间防范,压降可防性案件,纪光荣组织警区警力带班巡逻,有时连续几天上夜班,上午休息一会儿便接着工作。同事们心疼他,劝他不要太累了。可他却说:“只要案件压降下来,我吃点苦无所谓。”有一次,他夜里巡逻到第二天凌晨4点多钟才回家休息,上午8点钟,县人民医院保卫科打来电话,说是手术室一位医生的钱被偷了,他立即带人赶到现场进行深入细致地排查,最终查出盗窃嫌疑人。
2011年,时年51岁的纪所本已临近退居二线,但因“清网行动”工作需要,他再次征战到了工作一线。2009年10月,因涉嫌诈骗的掘港人张某被县局网上追逃。清网行动开始后,掘港所多次派人深入到张伟家中了解情况,但其父母均严重不配合。在多方走访未果的情况下,掘港所派“老将”纪光荣出马。纪所迎难而上,到张某家中与其母亲聊天,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终于排摸到了关键关系人。此后,纪光荣通过细致艰苦的人口信息排查,确定了这个关键人物的身份信息,后经暗访调查,终于在南通孩儿巷成功抓获张某。十多天的追逃行动,起早贪黑,有时连饭也吃不上,年逾50的纪所却 “一步也没落下”,带领着年轻的民警奔走在追逃一线。老伴儿担心他的身体,怕他吃不消,他却说:“和年轻同志在一起,仿佛自己也年轻了许多,很有干劲!只要社会治安好,再苦再累都值得!”
爱民:“公安姓公、民警姓民”
纪光荣的爱民事迹还得从他最开始干的社区工作说起。2002年,是纪光荣干社区的第五年。仅仅五年时间,辖区里的老百姓没有人不认识这个平易近人的矮个儿民警。“有困难找老纪”,社区里无论大事小事,群众们都乐意找纪光荣,而他则来者不拒。为了方便群众,他在社区建立警务工作站,与居委会合署办公,每逢周一、周三上午在警务站接待群众,处理事件,而该警区这种办公前移的做法,也迅速在全所推开,成为全镇社区警务工作的一个亮点。
纪光荣总说,“公安姓公、民警姓民,人民赋予的权力还是要给人民谋利益”。2011年9月的一天,掘港派出所接到报警称县卫校女生杨某,未向学校请假,也未告诉父母,突然失踪。父母多方寻找未果,拨打电话无人接听,遂求助公安机关,希望能找到失踪的女儿。值班民警认为此事非同小可,立刻报告时任副所长的纪光荣。纪所非常重视此事,亲自带领值班民警为这对焦急的父母寻找女儿。他首先从旅馆信息入手,通过内网查询、智能比对,发现杨某于上月25日在徐州铜山区的十八号旅社和一名江苏高淳男子魏某同住一天。得知这一线索后,纪所立即驱车前往铜山,并在铜山警方的协助下于9于12日,在魏某租住的出租屋内顺利找到了杨某。望着眼前紧紧相拥、泣不成声的一家三口,纪所没等他们说一声“谢谢”便悄悄离开了,他知道,此刻这家人最需要的便是好好感受亲人团聚的温馨……
爱“兵”:“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纪光荣19岁入伍,37岁转业,18年的军旅生涯,他一步一个脚印,从最开始的新兵蛋子成长为专职部队思政工作的股长。从前在部队里,提到纪股长,官兵们无一不竖起大拇指,称他是官兵们的“最贴心人”。那时候,纪光荣就常说:“政治合格是战士最基本的要求,既然我干这个工作,就一定要干好、干到位。”就是现在,偶尔在大街上碰到从前带过的兵,纪光荣都能一下叫出他们的名字,而老兵们也记得那是曾经给予他们帮助的纪股长。
昔日军中翘楚,今朝警界英豪。转行做了民警,纪光荣一如既往,凭他那股钻劲儿、韧劲儿,一步步地做到了县城掘港派出所副所长的位置。而今,面对现在手下的“兵”——大多是刚工作还不满三年的年轻民警,纪所怀着最宽容最真诚的心,手把手地指导他们工作。从走访调查到案件侦破,从审查讯问到材料制作,纪所都是一步一步、耐心细致地指导教育,从掘港派出所走出的很多年轻有为的民警曾经都是纪所的徒弟。“从警校毕业出来,刚工作就能碰上纪所这样的好师父、好领导,真是我的福气。”掘港派出所社区民警王建军由衷地说。有时,同事们也打趣纪所:“纪老,您对自己的女儿恐怕还没有对您的徒弟们这么上心吧?”每每这时,纪所都开心地笑:“那句诗怎么说来着,噢,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大爱背后:“一切无愧于心,一切无悔于民”
纪光荣爱岗、爱民、爱“兵”,他对警察职业爱的深沉、爱的热烈。然而,他的“大爱”并非“愚爱”、“溺爱”,而是有信仰、有原则、有纪律支撑的爱,那便是——一切无愧于心、一切无悔于民。
自2011年2月纪光荣担任掘港派出所副所长,专职分管打处绩效工作以来,2年的时间,他就参与破获各类案件200余起,没有一起案件被投诉、复议、控告或撤销。然而,身兼城区派出所副所长这一部门要职,难免会碰到一些送礼说清的事情,他也不能例外。期间,纪光荣在办理一起卖淫嫖娼案件时,有人塞给他两千元,让他在材料上使用一个假名,被纪光荣严词回绝。有人为此打电话威胁他的家属,纪光荣毫不畏惧,结案后及时上报裁决,县局得知这一事件后立即组织督察部门对有关当事人依法进行了查处,纪光荣得知后,淡淡地说了句:“我是警察,我只求无愧于心,无悔于民。”
【结语】而今,52岁的纪光荣依然奋战在如东公安的第一线。走进掘港派出所,再看一眼光荣榜,“纪光荣”名字后头一长串儿的荣誉称号正是他十五年从警生涯的真实写照,而一项项荣誉的取得离不开纪老那一颗对公安工作,对普通百姓,对战友同事的大爱之心,正所谓:
普通民警赤子心,平凡岗位付真情。
不羡金戈戎马生,但求奉献以默行。
童叟无欺赢赞誉,光芒熠熠照其影。
两袖清风身正气,警之楷模天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