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景是宿迁市古楚派出所的社区民警,他调到这个岗位才一年,却已经有了个“货郎民警”的雅号。
去年1月,刚刚调到古楚派出所的马景隔三岔五就往自己负责的小区跑。走访中,他发现很多居民夜间车辆不上锁、不入库,存在很大安全隐患。为了提高居民防范意识,他自己掏腰包买了扩音器材,每天早晚上下班高峰期在古楚名苑小区门口“站高峰”,播放安全防范知识和警方提示。
一天,住在古楚名苑的一位大爷走到马景面前,跟他说:“马警官,你天天在小区里面转,用喇叭放这个,真跟那流动摊点的卖货郎似的”。就这样“货郎民警”的称号不胫而走。走街串巷、走近群众、兜售防范知识、推销民警自身的“货郎警务”模式逐渐形成。
每天中午或者晚上上下班的时间,马景都会来到小区,在开展“货郎警务”的同时,他还受理各种警务审批、办证业务、开展警民恳谈、排查化解矛盾、收集治安线索,并在下次开展活动时发放、反馈。
为进一步拓展工作范围提升“货郎警务”的“营销”效果,马景将电动车改装成了“警务宣传车”,在电动车上安装扩音器,车篮内装载安全防范资料、户籍业务单据等,主动出击,车随人动,随时联系群众、宣传法律、提醒防范、推销自己。
走街串巷时,马景除了宣传防范知识,还随时提醒群众落实防范措施,督促小区物业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刚接手社区工作时,马景发现古楚名苑小区技防设施非常薄弱,就多次上门沟通、敦促,促成小区物业投入十余万元,建设了一套完善的监控系统。
为放大“货郎警务”成效,马景充分依托日常开展的网格社区警务工作,积极动员专业辅警、小区保安、楼栋长、治安志愿者加入“货郎”队伍,编排了每日值班表,定期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如今,“货郎”队伍已经壮大至3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