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一线人物
顾雪红:做一名修改生活剧情的优秀编剧
2014-05-12 08:47: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全国优秀法官,39岁的顾雪红是位军嫂,丈夫是解放军某部炮兵旅副政委,16岁的女儿在如皋实验中学上初三。作为“军功章”里的另一半,她还要照顾4位老人。2013年,顾雪红带领全庭4名法官审结案1584件,执结案件413件,人均审执结案件399.4件。

  这一切,她是如何做到的?

  “叮呤、叮呤……”定好的手机闹铃在5点40分准时响起。5点55分,顾雪红叫醒还在酣睡的女儿。6点15分,母女俩一起吃完早饭。简单收拾一下出发。开车到学校是10分钟的路程。

  “十多年来,这样的节奏可以精确到以分钟来计算。”4月22日早上6点47分,记者在位于如皋市海阳北路的经济开发区法庭门口等到了顾雪红。

  “成功!”6点50分,顾雪红习惯的把大拇指伸进指纹打卡机,一道亮光过后,传来打卡机清脆的签到声。打开办公室的门和窗户,顾雪红烧了壶开水,麻利地给记者和自己各泡了杯茶,她喜欢的铁观音。记者看了下表,7点整。

  “你每天都是7点就到办公室,来这么早,都忙些什么呀?”记者笑着开门见山。

  “先简单地搞搞办公室卫生,上网浏览一下上级法院和院里的一些动态信息,看看有没有当天需要法庭完成的事项,然后就是审核和签发法庭的判决书。清晨这段时间十分安静,八成以上的裁判文书审核每天都是这个时间完成的。”顾雪红笑着指了指面前堆着的一摞等她签发的法律文书。

  签发文书前,顾雪红五分钟时间练了练几个瑜伽基本动作:“活动活动筋骨很管用。今天可能有个监督执行的案件要去东城镇,现场站着的时间会比较长,要不一起练练?”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眼前的她雪地红梅般灵艳醒目。

  8点11分,有人边敲门边推门进来:“顾庭长早,请你给我看看这个案子能不能在你们这儿立案?”来人自称姓张,约70来岁,是附近蚕丝厂里的一名退休工人。

  因为借给别人9万元收不回来,老张想通过诉讼途径解决,但因被告居住地在如皋城区,而老张居住在开发区,他身体不太好,去年还中过风,老张想就近起诉。一番审查后,顾雪红耐心地释明相关法律规定,并指出鉴于他的身体特殊情况,在其提交相关申请后就可以立案。

  “太好了!这下可帮我解决了大难题!”张老汉一边迈着因中风不太灵便的一条腿,一边和记者说道。随后,顾雪红带着老张办完所有立案手续,并逐条给他讲解了民事诉讼风险提示书。

  9点,顾雪红在办公室给开发区邮政局张经理打电话:“张经理,早上好!最近连续有两起案件的当事人提出自己没有收到法院的法律文书,而去邮局查询时发现签收人字迹很潦草,既没写签收人身份证号码,也没留下联系号码,这导致当事人丧失了诉讼权利,希望你们能加强对员工的管理,进一步规范法院快件的签收和投递,及时送到并送准。”

  9点25分,顾雪红接到如皋磨头法律服务所沙炳龙的电话。电话里,沙炳龙希望顾雪红现在就能到他代理的一起离婚诉讼的男方当事人家中去一趟。该案昨日经法庭调解已达成离婚协议,生育一女归男方抚养,女方嫁妆归自己所有,男方贴补女方20万元,并已打入法庭的账户。当天就是协议约定分割财产的日子,但是女方刚刚带娘家人去男方家搬嫁妆时碰了钉子,男方非得见到法官才同意让女方搬嫁妆。无奈之下,女方代理人请求顾雪红前来协调。

  “好的,我们马上就过来!”挂下电话,顾雪红带着书记员张蓉蓉立即赶往东陈镇双群村。车上顾雪红告诉记者,昨天就预感到需要现场督促执行,真是想什么就来什么。到了双群村现场,记者看到一幢两层楼房铁门紧闭,门口已经停着4辆女方聘请的人力三轮车。一个40多岁的男子正站在院内向外张望。看到顾雪红后,忙向她打招呼:“顾庭长,不是我反悔了,我是怕她搬了东西不认账。”男子一边说着,一边打开门锁,将顾雪红请了进去。

  进入院内,只见房屋几扇窗户的玻璃都已破碎流离,客厅里一张大理石的桌面上现出几道巨大的裂痕,一侧的屋角还放着几张断了腿的凳子。“这些都是他们闹离婚的时候打架砸的!”男方母亲告诉顾雪红。

  在女方指着一间屋内打包好的几个大包装袋叫工人搬走时,男方母亲迅速奔了过去,“这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打开给我看看!”

  “有什么好看的,都是我自己的衣服,你家的东西一样都没拿!”女方显然有些愤怒,女方的父亲也围了过来。

  “打开看看也好,看清楚了才好搬。”顾雪红拿出了离婚财产分割清单,大家都安静了下来。此后搬运过程中,双方不断因以往的积怨发生口角,但都被顾雪红迅速化解掉。两个小时后,顾雪红让双方将嫁妆明细仔细核对后,在款物交接单上签字。

  “你们的婚姻是结束了,但是父母子女的关系还没有结束,你们还要共同履行好对子女养育的义务,女方来探视小孩,男方要积极协助。不要让小孩感觉到缺失父爱母爱……”离开前,顾雪红又对这起破碎婚姻的当事人进行了嘱咐。

  回到法庭,已是中午12点35分。庭上的干警都已吃过了午饭,并给记者和外出办案的干警每人打了一份盒饭。记者看到,四菜一汤,除了菜稍微有点点凉外,还算是丰盛。

  12点55分,顾雪红回到了办公室:“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每天中午我都会尽量挤出二三十来分钟在办公室的椅子上眯一会儿,时间虽短但却一下午精力充沛。”

  14点21分,顾雪红开始当日下午一起离婚案件的调解。这起案件已经是女方第三次起诉要求离婚了。原告诉称,由于婚前被告在外打工,双方来往少,关系一般,婚后两人经常为生活琐事争吵,尤其是男方性格脾气逐渐显露,对她什么都骂,日子实在是过不了了。整个调解过程异常平静,没有争吵,甚至连争辩都很少,男女双方调解过程中几乎都没有眼神交流,各自回答顾雪红的问题。

  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调解中,顾雪红采取多种方法试图挽回两人的婚姻,但都没有奏效,“女方态度非常坚决,男方口头不同意,但心里早就放弃了。”15点35分,调解还是无果,双方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

  15时38分,顾雪红回到办公室看见手机和座机上有几个同样的未接电话,赶紧回拨了过去。原来都是辖区内综治办打来的,请求法官尽快前往现场协助调解一起纠纷。顾雪红马上脱下法袍,换上法官制服,叫上了副庭长常雪萍和书记员张蓉蓉。

  5分钟后,顾雪红出现在开发区综合治理办公室,现场早已围满了人。原来三四天前,辖区一集中居住小区拆迁,施工中一名工人不慎从五楼楼顶掉下死亡,死者家属就赔偿问题与拆迁公司发生了纠纷。综治部门希望顾雪红能说动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尽快安葬死者。

  经过顾雪红两个多小时的调解,虽未能达成统一的赔偿方案,但死者家属方面表示,将回去考虑一下最后拆迁公司提出的方案,并表示会尽快让死者入土为安。于是,顾雪红将下一次的调解时间约在了五天后。

  回到法庭,已是18点25分,天已暗黑,大家也早已饥肠辘辘。记者与顾雪红一行再次去食堂吃晚饭。“今天是周三,是我们庭上固定的加班日。”顾雪红对记者说,因为案件实在太多,上班时间都在开庭、调解,累积的判决书只好挪到晚上来写,而庭上年轻法官在撰写判决书过程中也需要有人解惑答疑,因此庭里规定每周一、周三晚上为固定加班时间。

  当晚6点30分至8点30分,记者看到开发区法庭几间办公室里全部灯光通明,大家都静伏案头,忙碌着手头的工作。

  记者在一旁整理一天的采访笔记,身为如皋市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的顾雪红也忙里偷闲地梳理第二天上午9点要在审委会讨论的几个案件,并准备作为全国优秀法官,在院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发言材料。

  20点43分,顾雪红与记者一起离开了法庭,她要去接快下夜自修的女儿回家。

  日出日落,一切源于自然。习惯了,顾雪红就用这三个简单的字,概括了她17年的坚守,17年的坚持。

  “单调吗?”

  “并不感觉。如果人间百态是一出出戏,感觉每天都面对新的剧情。而我,会拥有修改剧本的权力,可以让每一出开端并不美好的戏尽量有一个和谐的结局。”

  “这权力,是职责赋予的。我珍惜。”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