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4岁的孙益海,是个硬汉,像个英雄。1995年,他在执行公务中被截肢左腿。18年来,他凭着一位共产党员的崇高信仰和一名人民警察的光荣使命,一直坚持到派出所正常上班,他对工作认真勤恳,对人民群众倾洒爱心,用一条腿在乡村的道路上,顽强地走出了不平凡的人生道路。近几年来,他因工作出色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奖励。先后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盐城市公安局荣记个人三等功,被共青团盐城市委授予“新长征突击手”,连续3年被评为盐都区优秀公务员,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他的家庭还被省妇联评为“全省五好家庭”。
是什么力量支撑这位伤残民警执著前行呢?
热心帮移民落户
1997年经省民政厅评定为因公三级伤残的孙益海,可以在家长期休养,可他出院后,再三向领导请求安排工作。他说:“是党组织培养了我,特别是在我因公负伤后,组织上同样给了我许多照顾,领导和同事也给了我更多的关心,再说现在所里是人少事多,如果我躺在家中休息,我心里不安,请给我感恩的机会”。领导被他的诚心感动,就安排他担任户籍内勤工作。
“只有心怀感恩,才能敬业奉献。无论群众是因为什么事情而来,我要让群众能带着希望来,再带着满意回去。”孙益海是这样说的,也是一直尽力做的。一次,有几户重庆三峡库区移民来到该所向户籍警孙益海反映:他们几年前通过投亲靠友的方式到郭猛镇乔庄村搭棚子居住种地为生,并且当地警方已发给他们迁往郭猛镇的迁移证要求给予落户,否则小孩上学、大人办事都不方便。他了解这一情况后,就拖着一条腿到村里进行调查,并与迁出地警方取得联系补齐相关证明后,报请区公安局批准为龚文成、彭美健、彭志兵等三户16口人办理了落户手续并办好户口本、身份证。事后村里又为他们解决了宅基地、承包地等问题,使他们能够安居乐业。移民们经常对人说:当初要不是孙警官帮我们办好户口本,到现在可能还是“黑户口”呢,他真是个好警察。
乐为工作多付出
2007年6月,盐都区公安局组织二代身份证集中办理突击行动,孙益海看到所里民警都比较忙,就主动向所长请缨负责这项工作,他白天开着三轮车,和协管员带着照相器材深入各村上门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群众拍照。晚上就加班上传信息,通过一个月的突击,共办理身份证近万张,使这项工作在全局取得了较好的名次,在村里拍照时,有群众说:孙警官,您这情况特殊,可以待在所里清闲一点。孙益海却幽默地说:我身体不好,追小偷可能不行,但为大家办点实事还是可以的,这也叫“废物利用”。2002年夏天,有一位村民叫孙爱铭,多年前在户口迁移过程中,把女儿的出生日期搞错了,并影响其女儿升入高中,当时很着急的孙爱铭从昆山打车回来,找到孙益海请求帮助。当天尽管是星期天,孙益海的假肢又发生故障,他二话没说放弃休息,夹着双拐在闷热的档案室花了2个小时,终于为其找着原始档案,为她女儿变更年龄提供了直接证据,孙爱铭激动地说:“孙警官,您帮了我的大忙了。”
每次,有群众找他,孙益海都会克服困难立即站起来迎上去,主动询问有什么事需要帮忙的,不管事情多么琐碎或是棘手,他都力求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诚心调解分外事
“一名民警能在同一个派出所干了20多年,这在警察队伍中是不多的,说明孙益海与这里的同事能同甘共苦、一心为民,更与这里的干部群众心手相牵,同苦同乐,已结成了更深的警民情谊”。盐都区公安局政治处主任张明很感慨地对笔者说。孙益海因公致残后,组织上将他调到市区派出所或局机关科室,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今年春节前的一天晚上,李庄李某某带着儿媳和护西村周某某,吵闹着来到接警大厅,向当时接待的孙益海反映:我儿子几年前去世后,儿媳和护西村已离婚的周某某组合成家庭,双方原各有一个小孩,组合家庭后又生了一个小孩,现因琐事争吵并发生打架,闹着要“散伙”。孙益海了解情况后,本来想让他们到葛武派出所报警(李庄属葛武派出所辖区),但看到他们情绪相当激动,就立即进行调解,孙益海说:“你们都是遇过人生挫折的人,能走到一起不容易,算是有缘分,彼此要好好珍惜。如果整天吵闹,对双方和小孩都不好,加之家境又不是太好,就更需要彼此依靠和相互关爱共同撑起这个家,一起带好三个孩子,好好过日了……”一席话,说得他们的脸上露出笑容,高兴地回家过年了。近年来,孙益海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130多件,协助值班民警调解民事纠纷50多起,深受当地干部群众的好评。
采访结束前,孙益海告诉我们,领导和同事都很关心他,辖区的群众每当看到他,都会热情地打招呼或给他一个会心的微笑。“我会继续利用我的岗位服务群众,为他们排忧解难,做一个伤残民警能够做而且是一定能做好的工作,使他们安心致富、安居乐业。”孙益海平静地说着,语气里满是坚毅与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