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北,男,1980年生,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宿迁市宿城区罗圩司法所所长。5年来,他不断总结分析司法工作特点,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用心、用情、用劲把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尽自己最大努力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已成为维护辖区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忠诚卫士。
重大疑难纠纷,群众公开评议
在调解工作中针对一些多次调解未果、涉及群众多、处理有争议、缠访、越级上访等疑难矛盾纠纷,于洋北推出了疑难矛盾纠纷群众评议机制。就是在调解这一类矛盾纠纷过程中,邀请矛盾纠纷发生地一定数量的干部、群众担任评议员,当场以书面方式征求评议员对矛盾纠纷当事人诉求的评议意见,收集汇总后反馈给当事人,使调解组织和当事人都能了解到公众对该矛盾纠纷的评价信息,使调解工作置于社会监督之下,避免调解工作出现偏差,使这类纠纷得到了有效化解,宿城区在全区推广了这一做法。
涉法涉诉信访矛盾,法律援助化解
2012年9月,于洋北兼任罗圩乡党政办信访科员。当时罗圩乡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大量增加。面对这种形势,在于洋北的建议下,罗圩乡作出了将法律援助接口前移,完善法律援助与信访工作对接机制,加强法律援助诉前调解等一系列措施,成功融合了法律援助与信访维稳两种工作资源,对破解当前群众“信访不信法”之局面作出了一种新的探索。几年来,于洋北共参与信访接待260多人次,在接访中直接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00多人次,其中涉及劳资纠纷案件5起180多人次,人身伤害死亡的5起10人次,赡养纠纷5起8人次。种种举措不仅节约诉讼成本,而且大大提高案件的办理效率,维护了地方稳定。
社区服刑及刑释解教人员,用温情感化
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及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最大限度减少重新犯罪是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人员的重要职责之一。法律是冷酷的,但执法者可以是温情的。多年来,于洋北坚持用爱心温暖、感化社区服刑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的心,努力做好社区矫正、安置帮助教育工作,成为了这类特殊群体的贴心人。他热情地履行管理教育职能,对家庭变故、身患重病、生活困难的对象,采取多沟通、多开导、多鼓励和多扶助的工作方法,及时解决实际困难;积极向有关部门协调找项目、找资金,为其提供方便和服务。5年来,罗圩乡115名刑释解教人员及45名社区服刑人员无一人重新犯罪,都顺利完成思想改造,顺利回归社会。
正如于洋北所言“看着一触即发的矛盾化干戈为玉帛,我从忙碌中品味到充实;看着悬而未决的问题迎刃而解,我从平淡中感受到激越;看着弱势群体的权益得到维护,我从嘈杂中体会着幸福。基层小天地,人生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