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放:2014年3月27日晚,铜山公安局利国派出所副所长刘奇林在处置警情过程中,在嫌疑人将15厘米长的锋利匕首用力插向被害人喉管的一刻,这名“80后”副所长将手臂化作盾牌,阻止了匕首直接插入被害人喉咙,为他隔开了致命的一击。
匕首穿透刘奇林右手前臂,桡骨处进、尺骨处出,致其四根血管(包括一根动脉血管)、四根肌腱被割断,神经丛擦伤。匕首穿臂而过后,刀尖仍插入被救人脖子,其脖颈受轻微刺伤。刘奇林用自己的身体避免了一起可能发生的惨剧,用血肉之躯践行了江苏公安精神,以实际行动成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徐州公安涌现的又一典型。
事件的具体经过是:3月27日晚7时许,利国派出所接到报警称:该镇利国村12队孙明洁家,杨明、杨道君与杨健因矛盾强行踹坏孙明洁家大门进入孙明洁家中,将孙明洁家的大门、厨房的厨具等物品砸坏,目前双方仍在殴斗。后据了解,孙明洁是杨家的女婿,现因婚姻纠纷正准备离婚,但因财产纠纷,双方不欢而散,当晚,杨家找上门来理论,才发生这样的事件。
接警后,刚刚处理完另外一起警情的利国派出所副所长刘奇林和民警晁明夫、杨贺、侯宁在三分钟内携带出警装备赶到现场。当时孙明洁家院门被锁,院门上有一个钢门被撬形成的门洞,刘奇林率先爬过门洞进入院内,其余三名民警紧随其后。刘奇林从楼梯上二楼抵达现场后,发现孙明洁情绪激动,双手分别挥舞匕首。
刘奇林首先用语言对双方过激行为进行制止,但孙明洁情绪太过激动无法控制,刘奇林刚上楼几秒钟,他突然操起手中匕首朝一米开外的受害人杨健狠狠刺来,利刃眼看就要封喉。杨健此时看到匕首刺向自己,因太过惊慌只是怔怔地站在原地没有反应,眼看匕首在一两秒内就将穿喉而过,惨剧就要发生。在千钧一发之际,刘奇林冲向杨健,用自己的右前臂搂住了杨的脖子,几乎是同时,匕首从他的胳膊穿过,匕首在穿透刘奇林的前臂后,还刺伤了杨的脖子,所幸刺的不深,没有生命危险。刘奇林在危急关头的英勇处置,有效地保护了受害人,保住了群众的生命安全。
此后,杨家侄子杨明看到孙明洁的行为,感到气愤,他还想上前撕扯孙,刘奇林忍着剧痛,用正在喷血的右臂将杨明拦下,随后和其他民警一起将现场所有人员控制住,才在周围群众的帮助下,按住伤口赶往利国矿医院。在车上,他还用未伤的左手打电话回所请求支援,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在利国矿医院打麻醉针后,他考虑到受害人在此前的殴斗中身上也被割伤,又安排驾驶员将车先开到受害人所在地,将他一并接至徐州市仁慈医院进行救治。
“一条胳膊换一条命,这是最好的结果”
在场民警侯宁是紧随刘奇林身后,第二个到达现场的民警。他说:“我们出警装备都很齐全,刘所长手里就拿着‘辣椒水’呢!但情况太乱,他没有用。”为什么拿着辣椒水却没有使用?在仁慈医院接受治疗的刘奇林说:“到达现场时,虽然情况紧急,但我还是注意到两点,一是孙双手各挥舞一把尖刀,情绪非常激动;二是现场人员密集、场地狭窄,一片混乱。此时如果他受到强刺激,可能会有更过激的行为,比如直接用刀乱挥乱刺。现场是封闭的民房,在场的人躲无可躲、藏无可藏,到时可能会伤害更多群众。”可以说,刘奇林在刚踏进现场时,是有机会躲开这两把匕首的,但他为了现场群众的安全,选择了先用口头制止,从某种意义上说,他“选择了受伤”。
民警上楼后几秒钟的时间,孙明洁举着尖刀就朝着杨健喉咙狠狠刺了过来,而杨因为惊吓过度,已经挪不开步。此时,站在杨健斜侧的刘奇林迅速反应,用胳膊一把将杨健搂住,几乎是同时,匕首深深扎进了刘奇林的前臂外侧,又从前臂内侧穿出,将杨也一并扎伤。十五厘米的利刃、巨大的力量,很难想象如果真的全部扎进受害人喉管,会是怎样的后果。
刘奇林坦言:“实在是太疼了。”但他却忍着筋断喷血的疼痛,和三个民警一起将现场局面全部控制住,才去看伤。了解到利国矿医院没有治疗条件时,他再次返回了事发现场,接上同样受伤的杨,一同前往仁慈医院。
看到动脉血一直在大量流淌,仁慈医院医生要求刘奇林马上手术。手术进行了两个多小时,才将割断的四根血管和四根肌腱接上,并对神经进行了修复。但医生说,因伤势过深,以后肌肉可能萎缩、其施力情况会受到影响,握力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可以说伤臂完全恢复原状已无希望。得知这样的消息,刘奇林的爱人哭了,她说:“他干了10年派出所,对于这样的事情我是有思想准备的,但这天真的来了,还是受不了。”医生明确告知刘奇林他的伤情和以后的复旧情况,刘奇林说:“哪怕我这条胳膊废了,能用一条胳膊换一条命,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神勇救危,恩重如山
事发的第二天,在外打工的杨健儿子就赶到了医院,并专程来到刘奇林警官床前,一再表示感谢。于此同时,与刘奇林隔着四个病房住着的杨健,除了后悔不该打架外,更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着感谢。在病床上,他一直在说:“感谢好民警,要不是他帮我挡着,我就不是躺在医院了……”杨健知道,那致命的一刀如果真的狠狠扎进去,后果不堪设想。
3月30日上午,杨健的家人将一面写着“利国派出所副所长刘奇林:神勇救危,恩重如山”的锦旗送到了徐州市公安局铜山分局。
好民警并非一日炼成
第一时间得知刘奇林受伤的消息,他从警第一站的“师傅”——时任铜山分局柳泉派出所指导员的厉洪勇特别着急,听闻详细经过后,厉洪勇说:“这个孩子做这样的好事并不奇怪。”。他对刘奇林的评价是:“太好了。”厉洪勇说,22岁的刘奇林2004年从江苏警官毕业后,第一站就来到了柳泉所,那时候全所只有6名民警,辖区人口却多达5万人,警力严重不足。到所后,最年轻的他很快身兼数职:管片、值班、办案,还是全所的内勤。从04年到07年,刘奇林几乎每个月只回一次家,由于平时包村下队任务太忙,内勤的工作没有时间做,他都是利用周末和晚上整理材料、制订台账。
2007年,刘奇林结婚,并有了自己的宝宝,由于妻子平时也很忙,刘奇林有时不得以将孩子带到所里。柳泉派出所文员张静说,有次他周六到所里来,看到刘奇林把一点点大的儿子架在自己腿上,搂着儿子整理厚厚的台账材料。后来,小家伙坐的不舒服,一直哭,刘奇林实在每办法,只好说:“静姐,你能帮我哄哄孩子吗?”就这样,他带着岁把大的孩子一直工作到晚上九点多。
2013年中秋,利国镇一家钢铁厂拖欠工人工资8万余元。四名工人代表为了讨薪,爬上了工厂60米高的冷却塔。在多方商谈无效的情况下,和老民警一同出警的刘奇林在没有安全绳索的情况下只身爬上了冷却塔。实际上,刘奇林恐高,爬到中途,顺着镂空的楼梯看下去他已经赶到心慌腿软,但他还是坚持爬到了塔顶。一米八几的刘奇林到塔顶就蹲下了,他跟工人说:“老哥,不是我不想站着和你谈,你看,我是真站不起来了。你们要是相信我,咱们一起下去,你们正常该拿到的工资我一定给你们要来。”刘奇林的诚恳打动了4名民工,最终,是他们接力搀扶着刘奇林走下了冷却塔。之后,刘奇林也帮忙要回了本该属于他们的工资。
还有一件事发生在2013年11月,当时一名年迈的老人来所报警,说自己的十几只羊走失了,刘副所长当夜带着两名民警冒着冬天的大雨翻过两座山头,将走失的羊全部找回。事后,当媒体闻讯前来报道此事时,刘副所长却让那两名民警接受采访,自己回去继续处理手头上的案子。
从警10年,一直在最基层的农村派出所磨砺前行,岁月将当年的阳光帅小伙,锻打出超越年龄的成熟。从警10年,他几乎没有请过假,这一次受伤,可能是他从警以来休息最长的一次。神勇救危,体现的正是十年警察生涯积淀出的敢于作为的职业精神,和忠诚质朴的为民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