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没有人能想到,45岁的曹灿华竟然主动申请,从派出所调到刑警队,与二十几岁的小伙子们,一起并肩作战。有人说:老将新兵焕发“二度青春”。是啊,9年的不懈努力,曹灿华已经在通州刑侦战线上树起了一块过硬招牌,人称“四最”警察——年龄最大、办案数量最多、办案质量最高、群众最满意。
今年54岁的曹灿华,已从中队指导员的岗位上退下来了,但他却依然冲锋在刑侦破案的第一线,他说:“虽然我的职务退二线了,但我人民警察的身份没有退,我还要继续干,为人民群众服务好每一天!”
2013年4月11日,濠滨论坛里一段曹灿华与群众相互推搡的视频,引起网友强烈质疑。经查,原来啊,是一名群众在向曹灿华送锦旗,而曹灿华非要退还那做锦旗的200元钱,谦让之下二人推搡起来。了解了真相的网友“一边倒”地支持和赞扬曹灿华是人民的好警察,更亲切的称他为“推辞叔”。曹灿华说:“群众的财产本身就遭受了损失,收了锦旗,无形之中又增加了他们的负担……”
曹灿华的爱民情怀,既是这样的心细如丝,又是那样的雷厉风行。有一次,他正在办一起盗窃农户山羊的案件,忙了一整天,刚刚躺下来睡觉,突然脑海中闪现出一个案件的疑点,他根本顾不上已经深夜两点,立马起床,穿上衣服,骑上那辆又老又旧的摩托车,赶到了办公室,重新翻起了卷宗……在他的内心,为群众破案的使命一刻也不能等、一刻也不能拖!
2013年夏天,家住通州新联的老王被骗走了一批原材料。生意本来就不大,这一被骗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平日里他听说曹警官不仅破案厉害,还能追赃返还,便跑到中队,点名要找曹警官破案。曹灿华一边安慰老王不要着急,一边认真听取被骗的过程。为了能及时破案、挽回损失,曹灿华接连半个多月没有回家,马不停蹄地梳理线索、走访摸排、出差抓捕……案件终于告破了,老王颤抖的手接过曹灿华追回来的两万元货款钱,激动地说:“为了我这个小案件,你竟然付出这么多时间和精力,真不知道该如何感谢你呀”。对于曹灿华这个办案能手,多少大案从手中经过,然而他却有自己的看法:“案件不分大小,再小也有受害人。这些老乡,省吃俭用,每一分钱都很重要,我宁愿自己多吃苦、多待夜,也要把案件给破了!
多年来,曹灿华养成了一个晚睡早起的“怪习惯”,晚上12点多才睡觉,凌晨3、4点钟就起床,平均每天睡眠不足5小时。大家都说他是“机器人”、“夜猫子”、“工作狂”……他为了工作推掉所有应酬,为了工作放弃一切爱好,为了工作整月不回家,为了工作错过了女儿的订婚宴,甚至为了工作没有见上老父亲最后一面……2013年4月3日下午,正在侦办一起重大恶性杀人案的曹灿华突然接到父亲病危的消息,而他正进入攻克犯罪嫌疑人口供的关键节点。一小时后,讯问结束,当曹灿华风尘仆仆地赶回家时,父亲已经离世。在父亲的灵堂前,曹灿华放声大哭,长跪不起……
如果说敬业精神是曹灿华亲民精神的内心表达,那高超的业务水平则是他为民奉献的实质行动。45岁才转行当刑警的他,常自嘲为“半路出家”,但他坚信勤能补拙、功到自然成。先后自学了电脑、法律、刑事侦查、现场勘查等业务知识和技能。现在,他的打字速度达到了每分钟90个字、案件流转速度全中队最快、运用电脑的能力许多年轻人都比不上。2011年,曹灿华通过考试,成为全市首批命案主办侦查员,他办的案件已是通州检察院的“免检”产品。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中,曹灿华已经在刑侦岗位上奋斗了9个年头,9年来,他先后奔赴18个省市60多个县区,总行程达百余万公里,破获刑事案件5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62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位54岁的老刑警,正用他不懈的努力与追求,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和职业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