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良军,一名屡次刷新宿迁商事审判奇迹的法官,他个人办案连续三年超过百件,2013年他个人办结案件达185件,成为宿迁地区商事审判状元。以他个人名字命名的“魏良军调解工作法”受到江苏省高院的充分肯定,并作为商事审判调解经验在全省范围推广。他先后荣获“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省法院系统先进工作者”、“全省优秀法官”、“宿迁首届十大法治人物”等诸多荣誉称号。
4天审结一起股权转让纠纷
2013年大年三十前三天,一起股权转让纠纷的案件材料摆在了魏良军的桌面上。张某和吴某从李某手中受让了价值近千万元股权,但一直没有付款,被李某诉至法院。
临近春节,李某保全了张某和吴某企业近600万的财产,导致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工人的工资无法支付,工程款、材料款均拖欠无法支付。按照正常法律程序,案件从开庭到结案至少要两个月的时间。可是想到正在等钱过年回家的工人们,魏良军决定尝试组织双方调解。
调解工作整整持续一天,双方争议很大,从股权转让时间、转让方式、利息计算,每个环节都僵持不下。
“公司现在就600万的财产,全部给你,我的公司就倒闭了。”被告张某、吴某很无奈。原告李某认为自己已经把股权转让了,公司经营跟自己无关。“一直对立是不利于问题解决的,原告急需拿到钱,被告如果一次性全部付清企业就完了。双方能否各退一步?”魏良军分别做双方工作,明辨析理。
在第二天的庭审中,原被告双方被魏良军的执着和负责所折服,当天中午十一点,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魏良军顾不上吃午饭,加班制作解冻账户材料,之后,带领书记员连夜奔赴被告公司所在地。
大年三十中午,近百名工人如愿拿到了工资款。被告公司也在年前付清股权转让费280万元,剩余的欠款分期支付,让企业有了喘气存活的机会。从庭审上的争锋相对到庭下的握手言和,魏良军结案仅用了四天时间。
180起案件如何办结
商事案件与传统民事案件不同,法律关系复杂,当事人争议较大,要求很高。面对高强度的办案压力,魏良军是怎么做到一年办理这么多的案件?
翻开魏良军的开庭排期表,上面满满的记录着一组组数字:上午九点,股权转让开庭;十点,3个金融借款案件开庭;下午2点10分至4点15分,两个建材买卖案件开庭。即使在中午的休息时间,魏良军也是匆匆的在食堂扒拉完简单的午餐,又回到办公室里,不是赶写上午审理的几个案件的裁判文书,就是准备着下午需庭审的案件。
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使魏良军患上了肾结石,难忍的疼痛常常让他彻夜难眠。但只要工作一忙起来,他就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好像什么疼痛也没有了。
为了办好每一个案件,魏良军坚持刻苦钻研业务,在纷繁复杂的商事审判中归纳出自己的工作法——“商事调解一二三四工作法”,即“一个信念贯穿、两大技巧突破、三个层次推进、四个维度拓展”。通过上述方法,让当事人不良情绪对审判带来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在实现快审快结和避免矛盾激化方面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