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名基层社区民警,她曾荣获“宿迁市十佳最具公信力人民警察”、“江苏最美警察”提名奖等十多项荣誉称号,并荣立二等功。
她坚持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一线,用纯朴的情感诠释着“从警为民”的真实含意。
她是孤寡老人眼中的“警察闺女“,是留守儿童口中的“未婚妈妈”,是困难群众心中的“及时雨”,是办事群众面前的“贴心人”,她被当地百姓和网友由衷地赞叹为“最美警花”。
她就是宿迁市公安局湖滨新区公安分局社区民警唐娟---一位来自遥远而美丽的新疆女孩。
2009年9月,刚刚跨出公安大学校门的唐娟, 怀揣着对公安事业和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带着火热的青春来到宿迁湖滨,成为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一干就是五年。五年来,她时刻以一名优秀人民警察的标准要求自己,认真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从警誓言,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推出“空巢老人亲情热线”。“平常总盼着休息,可真到休息日又舍不得休息”。她总是利用休息时间看望慰问社区和敬老院里的老人,帮助老人做家务、剪指甲,陪老人聊家常、说心事,先后上门为老人服务百余次。她总结探索民警+社区干部+志愿者的空巢老人“关爱小组”模式,多次救助寡居生病的老人,受到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开设“留守儿童心灵之家”。她心系辖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组建关心留守儿童巾帼志愿者服务队,设立留守儿童工作室,让五十余名小候鸟找回了失落的爱,被留守儿童亲切地叫作警察妈妈。
开展“爱心手挽手”关爱行动。她3年如一日帮扶3个特困家庭,为孤苦无依的精神病人张某筹款2万余元;组织志愿者义务拍卖柿子,为瘫痪在床的王某和照顾癫痫儿子的耄耋老人筹集医疗款万余元,她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关注特殊群体,开展 “让我购买你的梦”、“巾帼志愿者在行动”等帮扶关爱活动,被赞颂为一次次充满爱的特殊交易。
立足社区争当服务标兵。她辗转调查十余个村居,帮助离散32载的母女团聚;她找民政、进档案馆,帮助远在他乡当了30年黑户的退伍老伍找回失落的户口;她加班加点为33名户籍与学籍不符的中学生变更户籍资料,让他们如期参加中考;他主动上门为行动不变的老人补办户籍和二代身份证,让他们如期领取低保、农保……也许户籍室里群众赠送的十二面锦旗就是对她最好的褒奖。
她勤勤恳恳为民办实事的事迹先后被《法制日报》、《农民日报》、《人民公安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江苏法制报》等30余家中央、省市媒体广泛报道。
如今,每当唐娟走进社区,群众都热切地和唐娟打着招呼,拉拉呱、叙叙旧、反映社区情况,说不完的心里话,那份血浓于水的亲情同样浸润着唐娟思乡的心灵。用唐娟的话说,“在宿迁,我没有家,社区就是我的家;在宿迁,我没有亲人,辖区群众就是我的亲人。”
也许,生命中最好的景致并不是浓墨重彩的描绘,唯有平凡专注的坚守,才是生命中可以寻觅的最美感动。大爱唐娟,因真实而感人,因平凡而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