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一线人物
绽放无悔青春——记如皋法院邓黎明
2014-03-09 18:17: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她处事低调,做事却雷厉风行;她看似弱不禁风,却敢于担负重任;她没有豪言壮语,却固守着那份对司法事业的热爱;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平凡的岗位上收获了老百姓的信赖。她,就是如皋市人民法院开发区法庭助理审判员邓黎明。 

  一、情注热土 

  埋下坚强种子刚参加工作时,她也曾与和同龄人一样向往大城市,留恋都市生活,可最终她选择回到家乡,并选择呆在基层法庭。她所在的经济开发区法庭每年受案都在2000件以上,面对堆积如山的案卷、接不完的电话、看不完的材料、理不尽的纠纷,她总是加班加点多、休息闲暇少,繁杂琐碎多、安静清闲少。可她情注于这篇热土,埋下她心头那颗坚强的种子,在基层一呆就是7年。7年里,她流过汗水、泪水,却从未放弃对工作的热爱;7年里,她含辛茹苦,起早贪黑,却从未抱怨工作的劳累。7年里,她为人妻、为人母,却从未懈怠过肩负的使命。当青春岁月如水东逝,当懵懂少女逐渐走出象牙塔的幻梦,她所埋下的那颗坚强的种子,也在慢慢生根、发芽,吐露出一抹充满希望的嫩绿。她从见到陌生人都不敢大声说话的羞涩姑娘蜕变为处变不惊的女法官,2013年是她第一年独立办案,这一年,她结案238件件,在全院女法官中名列前五。 

  二、刻苦学习  

  长出繁茂枝叶肯吃苦,爱钻研,这是同事们对她的评价。参加工作后,每天接触到各类不同的案件和形形色色的当事人,面对着对法律知之甚少的老百姓,如果没有过硬的法律知识和群众工作方法,是无法开展工作的。因此,她一方面如饥似渴地学习,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储备,另一方面,认真向同事和领导们请教调解艺术,巧妙化解纠纷。遇到故意刁难、恶言相向的当事人,她也曾觉得委屈和无奈,但在一次次的历练中,她学会了放下自己的情绪去安抚当事人,学会了如何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有效沟通,也学会了不怒自威、驾驭庭审。一起遗产继承纠纷,原、被告是两兄妹,妹妹早已出嫁,后因16万元家产,妹妹状告哥哥要求分割,双方均向法庭申请了数十位证人出庭作证,双方对薄公堂情绪激动,法庭上不乏人身攻击的言辞。在民俗看来,嫁出去的女儿无权分割娘家的财产,她面临着很大压力。法律是威严的,不容许有半点亵渎,民俗却又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庭审中她适时释法,可收效甚微,换来的却是旁听群众的议论,甚至有人认为她私下收受了当事人的好处。但她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越发下定了妥善处理此案的决心,当她发现原被告的子女接受过高等教育,便找准这一突破口,通过与双方子女沟通,讲法律,谈人情,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并当场交接完毕。她也逐渐在办理的案件中收获了当事人的支持,赢得了百姓的理解。她那七年前埋下的坚强种子,也在这样类似的不断碰壁、不断思索、不断进取的过程里汲取了足够的营养,成长出繁茂的枝叶。 

  三、默默奉献  

  绽放无悔青春女儿年幼,去加班时总是缠住她不让出门,她也曾在心头觉得愧疚。因工作繁忙病倒住院将近一个月时,她也曾有过失落、彷徨。可是,面对繁忙的工作与家庭生活的重担,她从不叫苦叫累,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未有过半句怨言。因为她深知,自己是一名法官,法徽赋予她神圣的使命,百姓还有殷切的期盼。在工作与生活之间,她固守着那份热情,默默地付出着;在亲情与责任之间,她坚持着那份忠诚,默默地奉献着;在情与法之间,她执着地捍卫着法律的公正、神圣与威严。她是爸妈眼中的乖女儿,丈夫身旁的贤内助,女儿心头的那片阳光,她更是百姓眼里的好法官。多重角色的叠加并未让她感到徘徊和彷徨,却给了她无尽的动力和能量,让她用汗水和热血绽放出一朵绚烂的巾帼之花,在基层这片沃土上绽放着无悔青春的美丽芬芳!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