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一线人物
一位片警的生命赞歌
2014-02-19 20:07: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积劳成疾突发心肌梗塞,如东县公安局岔河派出所社区民警于建国终因病情加重抢救无效,于2月11日凌晨1时离开了他牵挂挚爱的亲人战友,离开了他念念不忘的工作岗位。 

  2月13日上午,冰雪初融,天地含悲,于建国的追悼会在其家中举行。寒风中,啜泣声此起彼伏,局领导以及生前战友、同事、机关部门民警60余人把于建国家的室内外挤得满满当当。自发而来的村干部、社区群众队伍一直排到了灵堂外,大家都来为好民警老于送行。 

  躺在病床上,他都一心想着工作 

  57岁的老于是岔河派出所社区民警,管辖着三联、坝东、金河、龙凤等村居。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老于的身影,对待工作他从不推诿。”所长王书林介绍,1月30日,一直准时的老于没有准时出现在值班室,这让他心头一紧。就在这时,老于打来电话,称身体不舒服,正在岔河医院看病。医生下发病危通知书,要求立即转院,否则有生命危险。“没什么大不了的,今天就别转院了,好点了我还要去值班,今天年三十,警情多。”躺在病床上的老于死活不肯转院。直到王所赶到,硬生生地将其架上120急救车。到达南通市附属医院后,专家们当即决定手术,“心脏搭桥”,2根支架被安装在了老于体内。术后几天,医生告知他,手术很成功,静养一段时间后,准备第二次手术,并且告知他2月13日即可出院。听到这样的好消息,所领导到医院再次看望老于。老于用微弱的声音给王书林打起了招呼:“王所,对不住啊,以后我不能干重活,只能干些辅助性工作了,要辛苦你和兄弟们了。”听了这话,王所噙着眼泪安慰老于:“你安心养病,以后到所里转转就行。”令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2月10日夜间,老于的病情急转直下。院方尽管全力抢救,还是没能挽回他的生命。 11日凌晨1时,老于永远离开了。 

  为了方便他人,他把困难留给自己 

  整理遗物时,民警小赵捧着老于的玻璃杯久久不肯放手:“这只玻璃杯就像老于这个人,晶莹剔透,折射出人性的光辉。” 

  担任社区民警时,不少人为了改变户口性质想找老于帮忙,都被他的“铁面孔”回绝。但是,对待原则内的群众求助,他又是一副“热心肠”。 

  今年1月2日,三峡移民杨世云忧心忡忡地找到老于,称其子杨西红身份证上性别为女性,而儿子眼看到了结婚年龄。变更身份证主项信息手续复杂、要求严格,需要提供出生医学证明等诸多辅助材料,但杨世云是三峡移民,重要材料在搬迁过程中遗失。老于一边与当事人籍贯所在地公安机关取得联系,采集到性别更正所需的材料,一边往返市县两级公安机关户政部门,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了性别更正问题。即使不是辖区内的群众,只要有困难,他都会帮一把。今年元旦,老于巡逻至农贸市场西大门时,发现85岁的老人周某瘫坐在路边。老于立即将老人扶上警车,送往医院检查,确诊为营养不良并无大碍后,将老人送往家中,并掏出100元让老人买些营养品。 

  对待工作,他勤奋创新从不服老 

  与老于共过事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受,就是他不管身处哪个岗位都尽心尽力,勤奋创新,从不服老。他办公桌上的那本旧字典就是最好的印证。为适应公安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局里给每个民警配备了一台电脑,这对年过半百的老于来说是一个“新事物”。所里考虑让年轻同志帮他完成网上工作,但他偏不要。自己买了一本《新华字典》,练习拼音输入法,日积月累,厚厚的一本字典竟被翻得发黄发旧,打字速度却渐渐得到提升。他管辖区域的重点人口、出租房屋、暂住人口、情报信息、服务对象他都一个字一个字地输入公安网。在市县局的信息化考核中,老于信息采集工作始终名列前茅。 

  老于不仅不服老,还善于创新工作。他分管辖区面积大、人口多,上门走访时,经常会碰不到群众。老于自备了一只电音喇叭,逢有庙会、赶集、红白喜事等场合,他总是要见缝插针地搞搞治安宣传、讲讲民警提示。后来,但凡喇叭一响,群众都晓得是社区民警老于来了。这种方法,所里还进行了推广,社区民警选择时段在小区、厂区进行滚动播音宣传,大大提高了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 

  从事公安工作29年来,老于办理行政简易程序案件300多起,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000余起,确保了辖区没有发生重大问题,曾被评为县优秀社区民警,多次受到县局嘉奖。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