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一线人物
妙言调得和为贵
2014-02-11 13:21: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成瑛是启东吕四港镇党委政法委书记、副镇长,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自专职从事调解工作10年来,因成绩突出,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记二等功一次,被南通市委、市政府记三等功一次,2012年被评为南通市“十佳调解员”,2013年9月,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同年底,被评为南通市2011-2012年度十大法治人物。

  “重特大纠纷,势必要在第一线”

  近年来,随着吕四港镇大开发加速推进和乡镇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该镇社会矛盾呈现出多发、多元的显著特征,作为全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主官”的成瑛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她始终敢于站在第一线,直面群众,以最大的热心、耐心、细心、诚心,一丝不苟做好疏导化解工作。成瑛常说:“对矛盾纠纷调解工作,要敢于承担,勇于创新。”

  去年3月的一天,该镇某渔船在捕鱼作业时突遇大风,渔民朱某不慎被船杆打倒身受重伤。为救人,船长根本没有考虑经济利益,立即调转船头往港口驶去,经过6个小时的航行,渔船终于返港。朱某被紧急送往南通某医院进行抢救,但朱某终因伤势过重于一个多月后死亡。为赔偿问题,朱某家属与船主发生纠纷。

  由于船主对于死者的抢救治疗不遗余力,因此调处开始时双方态度相对平和,但触及到赔偿数额上因双方分歧巨大,争吵激烈。因为在此次事故中,船主支付的医疗费用已经高达45万多元,而以往像船员意外死亡事故的赔偿款在启东也只在50万元左右。现在死者家属提出60万元赔偿金额与船主方的预期相差太大,调解工作陷入僵局。成瑛了解情况后,知道越早调解成功,越容易化解矛盾。于是,她亲自“出马”做“老娘舅”。

  本着“案结事了人和”的原则,成瑛分别与当事人双方单独进行劝导。经过两天的耐心沟通,双方终于达成了调解协议,一起难啃的重特大人身意外赔偿纠纷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委屈不算什么,事情解决就好”

  “做调解工作,没有掌声,只有哭声骂声埋怨声;没有导演彩排,只有现场直播;没有迎来送往,只有案结事了。”成瑛这样看待她的神圣事业:“身为干部,胸怀理应更宽大。”

  几年前,该镇发生了一起船上意外死亡事件,死者20多名家属情绪激动,提出赔偿120万,否则就要扩大事态的要求。成瑛主动请缨,组织他们与雇主沟通。没想到,一位死者家属听到不能满足他们的赔偿要求时,一下子掀翻桌子,手中的矿泉水瓶顺手就砸向了成瑛,其余家属也围哄上来,推推搡搡,出言辱骂。面对这种混乱的局面,成瑛没有一丝胆怯,她义正词严,及时制止死者家属的违法行为。几轮僵持、几番唇舌,死者家属们终于平静下来,理性地接受了成瑛的建议,与雇主方签订了调解协议。

  签完协议,那位用矿泉水瓶砸成瑛的死者家属向她表达歉意,成瑛淡淡一笑,说:“这一点委屈不算什么,只要你们事情能解决就好。”

  “群众无小事,事事须挂心”

  随着社会的进步,群众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调解工作的内容也日益繁琐复杂、任务愈加繁重。成瑛常提醒工作人员:“群众无小事,事事须挂心。否则,小事酿大祸,有损党的形象。”

  去年初夏,成瑛办公室里来了一群人,向她反映他们所住的小区下水道已经连续一个多月不通,居民们多处反映,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眼看天气越来越热,再不解决,他们就准备上访。成瑛意识到这是一个关乎居民基本生活的大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很可能激化矛盾。于是,她一边安抚群众情绪,一边带领工作人员到小区现场查看,了解详情。回去后立即与居委会、城镇管理、四项维护等多个单位部门协调解决方案后,在最短的时间内修复了下水道。

  有困难,找成瑛,已经成为吕四百姓的习惯,只要有了家长里短的纠葛,琐碎小事的争吵,都乐意来找成瑛说说。不管是上班时间,还是下班时间,成瑛总是来者不拒。仅2013年,她就接访群众700多人次,直接调处重大纠纷48起。“如果我个人的一点点牺牲,能换来社会的和谐稳定,那是我最大的满足。”成瑛对记者说。

  成瑛正在细致地解答村民的法律疑问,解开心结。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