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一线人物
徐华:法治事业的守望者
2013-12-13 10:18: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徐华正在指导法治书画布展工作。

  “善于思考、敢于实践”是他的座右铭。他不断探寻体系化的基层法治建设之路,使该区法治建设持续走在南通市前列——他就是南通市崇川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徐华,2013年7月,他被评为江苏省首批法治建设先进工作者。

  法治文化沁人心

  2011年9月,崇川区狼山街道新港花苑建筑工地人声鼎沸、欢声笑语。“老公,你还在‘砌墙’?违法的事情我们做不得,你还不接受教训。”“你放心,老婆,我一定坚决戒赌,可今晚回家晚了,真的是跟工友去砌墙了。”这是建筑工人自编自演的方言法制小品《“砌墙”新说》,赢得了现场1500余名工人、农民朋友的喝彩。

  像这样的法治文艺演出,崇川区年年都有。今年全市文化品牌“濠滨夏夜”还专门呈上一场法治汇演。“我们真没想到那场‘《法治纵横》崇川行’走进工地的法治文艺演出,效果会那么好。”谈及那次活动,徐华眼里流露出喜悦与自豪,“法治理念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我们看到了群众学法的热情、参与普法的激情,这是一种鼓舞和肯定。”

  在推进法治文化建设上,他争取到南通电视台社教频道的支持,推出了“《法治纵横》崇川行”品牌栏目,累计播出近一千条崇川平安法治新闻;他还借助市场化运作模式,创新构建了立体式、多元化的法治宣传格局,连续组织了5期法治论坛,印制了《崇川区法治建设理论文集》;组织了162名书画名人及爱好者挥笔泼墨,印制《崇川区法治书画作品集》免费发放;打造了“虹桥法治主题公园”“祠堂桥法治工业园区”等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法治文化阵地,为辖区群众提供了学法、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让百姓感知公平正义

  毛某是崇川区任港街道一位八旬老人,生养了7个子女,她长期一人居住生活。两年前,她患了严重的老年痴呆症,寄养在社区敬老院,7个子女都不闻不问,街道社区请来她的子女调解多达26次,但7名子女竟无一人愿意承担赡养义务。2012年11月,徐华在基层调研时得知此事立刻联系了法院、司法局的分管领导与街道社区干部一起来协商,突破法律障碍、引入法律援助,通过诉讼途径,明确了7个子女的赡养义务。

  作为政法委分管法治建设的副书记,他还主动帮助南通市一建集团成功化解了因担保引发的经济危机,确保了申请人的权益不受损失,使一建集团的一千余名工人按期领到薪水;协调了恒盛豪庭建筑工人讨薪引发的过失杀人案件的民事赔偿,阻止了受害方的过激举动;协调了新桥市场管某放火案件涉及的民事赔偿;协调了公安机关在清网行动中抓获的吕某涉嫌合同诈骗案件;协调化解了区环保执法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群体性上访风险等。

  近年来,他牵头协调了20多起案件,使20多起案件当事人停诉息访,维护了法律的权威和社会的稳定。“只要在这个岗位一天,维护公平正义将永远摆在第一位。”他说,“一般来讲,诉求合理合法的,我们坚决解决到位;诉求于法无据而又生活困难的,我们及时给予救助;诉求不合法而又缠闹不止的,我们进行法制教育直至依法打击。” 

  让惠民利民成为工作追求

  近年来,小区物业管理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为依法保障民生之需,2012年徐华率先提出了小区物业管理法治化的设想,今年,小区物业管理法治化被列为该区惠民利民重点工程之一。今年5月,结合新修订的《江苏省物业管理条例》实施,该区举行了公务员物业管理专场报告会、市民学法大课堂物管专场走进街道、社区。“加强社会面上的法制宣传教育,旨在营造法治氛围,培养业主的法治理念,让他们懂法、知法并且运用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徐华说。该区还在城东街道德民花苑小区试点,公职人员模范带头缴纳物业管理费工作,并依托社区“快乐调解俱乐部”“社区律师工作室”等社会组织参与调解物管纠纷。该区法院专门成立了社会工作科,统一受理物管纠纷诉讼案件,发布了《物业费案件审理白皮书》,强化司法为民服务。

  自2009年起,他发挥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组织协调优势,牵头组织有执法权限的行政、司法部门,依法综合整治了辖区中小学校周边秩序、繁华商业地段经营秩序、物业小区市容环境卫生、违章高立柱广告强制拆除等群众关注的问题,制定了《崇川区联合执法工作制度》,形成联合执法“三三”工作模式,得到市领导肯定。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