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下午,采访南通中级法院驻市涉法涉诉联合接访中心法官邵建国时,正遇到80多岁、手拄拐杖的老人到信访局反映情况。邵建国微笑着上前扶老人坐下,并倒上一杯热水。
“邵法官没有一点点架子,他待我们好比自家人!”
对已在法院信访岗位坚守7个年头的邵建国来说,来访群众对他的评价就是对他工作的最大肯定。2011年6月,南通市涉法涉诉联合接访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作为南通中院派驻该中心的信访法官,邵建国用自己的一颗热心和专业知识为来访群众排忧解难,赢得了来访群众的一片赞誉。
为了6万元赔偿款
2011年3月,一起产品质量责任纠纷案的信访案件引起了邵建国的注意。这位50多岁的庄稼汉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迈进了接访中心。面对当事人激动的情绪,邵建国一面安抚,一面了解事情的原委。
原来,早在2002年,家住通州区农村的夏汉泉老汉看开收割机赚钱,就拿出18.4万元的积蓄,从盐城某厂家购买了一台联合收割机,并办理了相关证照。但收割机不但没能赚到钱,反而花去了不少修理费,因证据不足,此案经法院诉讼后没能得到经济赔偿。不甘心看着自己辛苦挣来的血汗钱打水漂,夏老汉踏上了上访之路。
送走夏老汉后,邵建国详细查看了卷宗,并翻看相关法律规章,从中寻找相关法律依据。他觉得,虽然该案的判决并没有错,但于情于理这个结果对老夏确实存在不公平。
于是,邵建国走访销售商、技术监督局进一步了解到,当年购买此种型号收割机的消费者在南通就有多人,他们在发现问题向技术监督局反映后,经过沟通都得到了部分赔偿。
在吃透案情后,邵建国又向中院党组专题汇报了这起信访案件的起因、信访要求及解决问题的建议,得到了院党组的大力支持。中院专门派出法官杨谦与邵建国一起协调此案。
邵建国和杨谦法官两次赶赴盐城厂家,与厂家领导、法律顾问协商,希望能妥善解决夏老汉的问题。厂方对夏老汉的遭遇表示同情,但因厂家是一家韩国企业,厂家领导表示要向韩国方面负责人汇报,一周后才能给出答复。邵建国担心夜长梦多,要求厂家领导当即向韩国方面负责人报告此事,并希望厂家能尽一份社会责任。
厂家被他的执著精神折服了,立即与韩国方面负责人沟通联系,最终一次性补偿老夏经济损失6万元。
从不对来访群众说“不”
“带着感情去接访,从不对来访群众说不。”这是邵建国在从事信访工作之初给自己定下的“规矩”。邵建国几乎每个工作日都面临着责难,甚至是辱骂,而他始终从来访者角度考虑,把来访当事人当成自己的亲人,即使是超出法院职责范围的事,邵建国也从不推诿。
通州区平潮镇的葛某,就是他信访中认识的“亲戚”,现在葛某把邵建国当成“自家人”,遇到难题总向他请教。
2012年9月的一天,葛某气急败坏地来到接访中心,反映基层公安局、检察院不作为,邵建国拿起记录本,认真倾听他的诉说。
原来,葛某是当地一个做运输的小个体户。2012年8月底,葛某接到一笔7万元的钢材运输生意,因当时另有运输生意,无暇顾及,他就将这笔单子给了同样做个体运输生意的皮某,不想,皮某途中却私自将钢材卖掉。
闻讯赶来的货主找到他,要求他返还运输费,赔偿货物损失。葛某赶紧去区公安局报案。公安局马上对皮某采取了强制措施,但检察院不予批捕,于是公安局又将人放了,这可急坏了葛某。走投无路的他直接到接访中心反映情况,并扬言如果不给处理,他也拉别人的货卖掉。
“我已知道了您的情况!相信我,我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帮助您的。”听完葛某的诉说,邵建国拿出刑法条文,首先对葛某进行了法制宣传,告诉他诚信依法经营,一定会得到法律的保护,并和他一起探讨通过什么法律途径解决他的问题。
送走葛某,邵建国将此案向市委政法委执法督查处作了汇报,后在两级政法委的协调下,葛某以自诉案件直接向区法院起诉。经法院审理,最终皮某得到应有的惩罚,葛某的货款全部得到追回。
接访者就要学会耐心地倾听
“你们是来反映问题,请求解决问题的,堵大门不是办法,也影响办公秩序和社会治安。请你们跟我到接待中心去,我来接待你们……”今年春节前夕,先后有两批几十名下岗职工因企业倒闭,老板也撇下一大堆的债务不知去向。他们为讨回企业拖欠的工资款,手持法律文书,在市政府大门口堵大门,并扬言如果拿不到钱就天天来堵。
经邵建国的耐心劝说,他们终于到接访中心商谈。事后,邵建国立即与相关法院联系,促使法院及时采取司法措施,最终在春节前把企业拖欠职工的工资全部发放到位。
“凡是来访者,都是自认为有委屈,个个满怀怨气而来,说话大声大气,甚至出口伤人,这就需要我们接访者耐心地倾听。”熟悉邵建国的同事都知道,他是个慢性子,不仅没脾气,还特有耐心。无论来访者怎么闹,他总能耐心让他们放出“冤气”。然后,等他们静下心来,再耐心细致地予以答复。
从事法院信访工作7年,邵建国参与制定和完善了各项信访制度,规范信访工作程序,确保信访案件“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南通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曹斌称赞他“在岗、在位、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