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正茂的26岁,他患上急性白血病。在与死神擦肩而过之后,他重新回到刑事技术岗位上。他通过指纹破案数位列全省第一,他总结的工作法被省公安厅以他的名字命名。他就是——“指纹鉴定王”霍鑫。
2004年夏天,霍鑫从中国刑警学院毕业,分配至张家港市公安局刑警大队,主要从事现场勘查和痕迹检验。他一头扎进工作中,勤奋、踏实、严谨、细致,很快在年轻刑警中崭露头角。
然而,噩运却在此时降临了。2006年2月的一天,霍鑫在勘查现场时口腔突然出血,被队友送往医院,医生的诊断让所有人震惊:“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病情凶险,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经过长达4年的治疗,霍鑫的白血病奇迹般好转。2009年底,霍鑫出院了。单位领导决定让霍鑫在家休养,他却提出要回去工作,并且固执地要求到破案一线的指纹室,发挥他的专业特长。
重新回到挚爱的刑事技术岗位,霍鑫倍感珍惜。他刻苦钻研,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同志请教,和同事探讨技术方法,一枚指纹他常常要研究很长时间,分析成因,吃透吃准。
2011年10—11月间,张家港市区某居民小区连续发生盗窃案件。案件的侦破一直找不到突破口,霍鑫“泡”在指纹室整整一个月,最终,他通过跨省串并,指纹比对直接认定作案嫌疑人为外省籍的陈某。陈某归案后,霍鑫循线追踪,通过异地指纹比对又突破了多起跨省市案件。
3年多来,霍鑫的成长令人惊讶,他连破大案要案,为多起刑事案件出具鉴定书,提供证据支撑。在他的带领下,2011年张家港市公安局指纹破案总数位列全省第一。
然而成绩的背后,是霍鑫数倍于常人的付出。为了一个指纹,常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天,无数次,霍鑫都咬着牙坚持了过来。“有时我们发现他的脸色不对,老是冒虚汗,叫他休息,他总说没关系。”中队长徐杰很是心疼。
2012年1月22日,大年三十,合家欢聚的日子。中午12时许,张家港市塘桥镇某毛纺织公司发生一起特大盗窃案,仓库中价值45万余元的15包澳毛条被盗。霍鑫主动应战,提取到现场痕迹物证后,他立即进行分析比对,1个小时后直接认定犯罪嫌疑人为外省籍的袁某,快速突破这起特大盗窃案。
2011年,霍鑫归纳出《张家港指纹比对研判技战十法》,由于这套技战法内容贴近实战,高效实用,受到上级机关的充分肯定,很快在全省推广。2011年5月,霍鑫代表苏州刑警参加省公安厅命案组,先后赴江西、湖南、湖北开展未破命案的指纹比对工作。
以“技战十法”为基础,霍鑫通过不断研究,形成完整的《指纹比对工作法》,被省公安厅命名为《霍鑫指纹工作法》,向全省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