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十泉,2007年起担任南通如东县洋口镇司法所所长,虽年过半百始上任,仍以“百折不挠”、“开拓创新”的洋口海子牛精神,数年来勤耕不缀,为沿海开发护航、为洋口百姓尽力,成为人民满意的“赤脚法官”、领导放心的好干部。
临海阔而期高远
沿海经济开发区内有22个村居,7.5万常住人口,暂住人口2万多,海岸近20公里,滩涂100多平方公里。面积126平方公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园区工业迅速崛起,流动人口日益增多。尤其是随着铁路、运河、洋口港的开发建设,各类矛盾纠纷尤其是劳资、征地拆迁、环保等新型矛盾纠纷频繁发生,维护社会稳定急需一根“大梁”,领导看中了时任镇统计站站长的鞠十泉。
“我的心里有忐忑,但绝没有畏惧。”面对找他谈话的领导,鞠十泉作了郑重表态。但是从一名专业会计到司法所长,调解员的角色转变谈何容易。舞台更大、任务更重,“一年去实践、两年争提升、三年创一流。”从成为司法所所长、调委会主任的第一天起,他暗下决心。
临海阔而期高远!阶段性目标树立了,如何实现它?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法律法规、掌握调解技能、加强实战锻炼是鞠十泉选择的第一战,每天晚上挑灯夜战时,没人会想到那明晃晃的窗户后面是一位50多岁的老人在啃法律书籍;每次田间码头纠纷调解现场,没人会想到那个总是站在村居调解员背后一言不发的“神秘人”是镇调委会主任在“偷师”;在他组织调解员去法院旁听了几次庭审后,一个年轻法官给他取了个绰号:史上最喜欢提问的旁听员。
这位速成的调解员三个月后开始正式“单飞”,主持一起亡人纠纷的调解,面对呼天抢地的死者家属和一言不发的对方当事人,他沉着冷静,主动出击,动之以情,晓之以法,采用机动灵活的调解方法,或当面讲法、或分别交流、或激将、或冷却,游刃有余。当双方当事人在调解协议上签下名字后,旁边两名随时准备保驾护航的调解员赞叹一声:“一鸣惊人呀!”4年前的一名会计,现如今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这一巨大变化源于他执着的追求和无比的热情。鞠十泉在工作上不分份内份外,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拆迁工作、信访工作,只要领导安排,他都能圆满去完成。所以党委政府的领导都称他是能独挡一面的好干部。
在党委政府的眼中,鞠十泉同志是先锋官,不论是修路、拆迁、还是矛盾纠纷,哪里有棘手的问题,哪里就会出现鞠十泉同志的身影。多年来,鞠十泉同志在司法行政工作中,提出法律意见多条,受党委政府委托,解决各类疑难问题,平息群体上访事件。为保一方平安,促一方繁荣,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挽沉载而甘负重
司法所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职能是社区矫正工作,小洋口地区近年来发展迅猛,随之而来的各类金融犯罪、酒驾等犯罪行为也日渐增加,社区矫正人员呈现出直线上升趋势,面对日渐增多的社区服刑人员,社工的压力日渐增大,纷纷找到鞠十泉,向他反映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鞠十泉在听取了社工们的意见后陷入了思考。经过几天的思考后,他召集司法所全体人员,他准备带着社工们一起到最基层去,找寻管理社区服刑人员的办法。
挽沉载而甘负重!带着问题和决心,鞠十泉一个公文包、一辆摩托车,走村居、访农户、进企业、上船头。他从村干部那里考察社区矫正工作在最基层的现状和困难,从农户那里询问群众对社区矫正对象们日常行为的反馈,从社区矫正对象所工作的企业里听取工友们对矫正对象的印象,从上船的渔民那里了解出海的社区矫正对象平时在海上的情况。
经过一个多月艰苦的调研摸查,经过认真思考、提炼分析,紧接着社区矫正作为重点工作在全镇开始全面提速,全镇的矫正对象们被分片管理,分级管控,按照走访的结果,找到重点对象进行了教育,对有困难的对象进行了帮扶,对表现好的对象进行了勉励。
同时他将社工培训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工作纪律、规范社区矫正程序、强调依法管控,注重整合力量对社区矫正对象实施人文关怀,坚持做到了“三不三多”,即不嫌弃、不歧视、不纠缠旧账,思想上多交流、生活上多关心、就业上多帮扶。
徐某某是洋口司法所的一名社区矫正对象,今年22岁因犯盗窃罪,2010年4月26日被如东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4万元,2010年5月8日起接受社区矫正。当时徐某某一度情绪低落,郁郁忡忡,寡言少语,自卑感十分外显。宣布矫正之日,鞠十泉一面严厉指出他所犯罪行给他人家庭、自己家庭带来的伤害,给社会安定带来的负面影响;一面又安慰他,让他面对现实,鼓起重新走向新生活的勇气,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字字句句触及他的疼处,使他痛哭流涕,泪流满面,不停的哽咽着“我错了,我对不起父母,我一定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可是,好景不长,鞠十泉偶然听到徐某某经常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来往,并且还染上了赌博的恶习的消息,于是鞠十泉带上和社区矫正办的同志于6月14日专程来的徐某某家进行走访,在了解的确实情况后,鞠十泉对徐某某近期的现实表现提出了严肃的批评,社区矫正办的同志重申了矫正期间的纪律,规章制度,邻居刘某还进行了现身说法。鞠十泉与他进行长时间的促膝谈心,从讲染上赌博、自暴自弃等恶习的危害性,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从自食其力解决生活问题,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从住朋结友,到建立正当的人际关系;从解决眼前困难,到树立远大理想。字字动情,句句达理,说得徐某某既自责内疚,又感激。通过鞠十泉以及司法所工作人员及时的教育帮助,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与心理疏导,徐某某得到了极大的宽慰,对生活充满着希望。他一再表示,要用实际行动报答社会上所有帮助过他的人。从那以后,徐某某每月都将自己学习情况、思想态度、生活状况向社区矫正办作一次详细的书面汇报,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集体教育、心理矫正和公益劳动等活动,在人生的旅途上,正昂首挺胸,迈出可喜的步伐。
长跋涉而善开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推进,社会事业的飞速发展。在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社区矫正对象增加、且犯罪类型呈现多元化趋势;矛盾纠纷类型多样化、诉求利益化、成因复杂化、规模扩大化、行为极力化的特点逐渐出现。原有的工作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如果不能顺应沿海开区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妥善解决好企业运行中社会与企业、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矛盾纠纷,就会危及到社会稳定,影响改革和发展。
如何适应出现的这些新情况?鞠十泉认识到:司法行政工作必须顺应发展要求,与时俱进,立足新起点,研究新情况,掌握新动态。
长跋涉而善开拓!“一个优秀的司法所长不能仅仅是一个管理人员和一个调解高手。”鞠十泉提出了鲜明的观点,“我们不能仅仅埋头调解,我们还要善于发现纠纷,化解在萌芽,预防犯罪,防范于未然。”4年的时间,经过充分实践检验,鞠十泉建立了一整套科学有效的方法和理念。
他充分运用司法行政工作的普法职能,引导民众学法、知法、守法,不发生纠纷,积极宣传普法知识,利用12348等法律援助平台,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为企业分忧,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超前做好服务思想工作,释疑解惑,化解矛盾于萌芽;采用矛盾纠纷“零报告”制度,强化信息员的工作责任,做到早汇报、早掌握、早化解;强调及时控制矛盾纠纷,早介入、早到场,及时控制事态,防止矛盾激化,防止出现违法犯罪行为;坚持联动联调,一有矛盾迹象,多管齐下,通力协作。
2011年12月26日,洋口镇召开“群众满意基层站所”述职测评会议,镇机关成员,各村支部书记及部分企业负责人和群众代表参加测评。鞠十泉以“勇当和谐使者,志在维护稳定”为题进行了述职,发言完毕,台下掌声雷动。在全镇24个站所中,司法所获得测评第一名。
“如东海子牛,可以勒拉江海自由来往”,鞠十泉作为一名基层的司法所长,以“百折不挠、开拓创新”的如东海子牛精神,化解千家琐事,温暖万家人心,在沿海经济开发区继续着自己的护航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