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和司法部联合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民调解工作表彰大会,作为江苏唯一的全国模范调解员代表,无锡市惠山区钱桥街道司法所所长周建洪应邀参加了会议。
周建洪从事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以来,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凭着一颗强烈的事业心,调千家纠纷,暖万人心田,在人民调解和防激化工作中屡建奇功。近两年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16起,其中死亡纠纷25起,防止群体上访18起,调解成功率达98.5%,协议履行率100%。他先后荣获“江苏省五五普法先进个人”、“江苏省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江苏省司法行政系统创先争优先进个人”等殊荣;钱桥司法所在他的带领下也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二次,2009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司法所”,2010年被评为“无锡市五星级司法所”。2010年、2011年,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副书记王乐泉、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先后视察钱桥司法所,均给予高度评价。
情注调解 保民平安
自担任司法所长、调委会主任以来,为了尽快成为调处纠纷的行家里手,他凭着一股倔强劲,刻苦钻研法律法规,对调处的每一件纠纷案件,都探讨办案过程中的得与失,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2012年临近春节的一天,在一般人的记忆中,这只是一个平常的星期天,然而,一场矛盾纠纷却似乌云般悄悄凝聚,在这天突然之际爆发了。一安徽籍安装队负责人赵某手下的60多名民工全部汇集到沈某在钱桥一处施工工地上讨要工资,情绪非常激动。然而,沈某却声称工钱已发放给赵某,拒绝支付任何费用。一名民工在争吵中失去理智,爬到10多米高的工地塔吊上,以自杀相挟,现场顿时一片混乱。闻讯赶到现场的周建洪和派出所的同志一看,一场纠纷大有一触即发,出现过激行为的迹象。他对着民工们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讲清道理,讲透法律条例,劝说塔吊上的民工安全到达地面,使民工的情绪得到暂时稳定。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周建洪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进行协调,但由于双方意见达不到一致,使现场调解工作一度陷入停顿。当天,调解到晚上9点多钟也未有结果。第二天一早,周建洪不顾一夜未合眼的疲惫,又早早来到派出所,商量处理问题的对策,并邀请惠山区法院民一庭的法官组成调解小组进行调处,调解小组通过政策宣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讲明利害,一个多星期后,沈某终于同意先垫付工程款。
秉公调解 维护稳定
调解工作平凡而琐碎,每天要碰到林林总总的事,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在调解过程中,周建洪同志讲究调解技巧,对通情达理的,春风化雨,讲道理;对倔强鲁莽的,循循善诱,剥茧抽丝,划清是非;对无理纠缠,混不讲理的,则挺身而出,毫不畏惧。他率先在惠山区成立大调解与110联动办公室。率先在职教园区各个校园内设立矛盾纠纷调解点,并与各学校制定了各类事件处理应急预案。建立“分流协调”调解机制,目前钱桥街道逐步形成了领导签字批转、部门协商沟通、借助社会力量、集体会商会办等四种分流协调机制,逐步形成了整体联动、上下联动和左右联动的“大联动”调解新局面。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推进,引发大拆迁,在利益驱动前,析产、继承、赡养等各类纠纷交织在一起,直接影响评估,签订拆迁安置协议的进行。因此,周建洪同志都能提前介入,排摸矛盾,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以易到难,一户一户调处,加班加点,奋战调处第一线,确保拆迁安置顺利进行。拆迁以来,调处该类纠纷达35余起。每年年终,都是农民工催讨工资爆发期,稍有不慎或处理不当,就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因此,周建洪同志都是站在第一线,敢于担当,妥善调处。仅2013年春节前,就协调5家企业的欠薪纠纷,涉及200余人,涉及金额540万元,协调5家工地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涉及180余人,涉及金额350万元。
忘我调解 防患未然
从事一线调解工作的周建洪深知如果一些小事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好,就可能会引起矛盾激化。所以,在周建洪的日历上,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不分白天和晚上,无论刮风和下雨,不论哪里发生纠纷,他就会不辞辛苦地出现在哪里,息怒火,化纠纷,默默付出艰辛的劳动和汗水,以一股不解决问题决不罢休的劲头,做到敢抓敢管,不拖泥带水,及时较好地防止矛盾激化。2010年2月9日,这时临近春节,过年的喜庆气氛日渐浓厚,而这一天,一件大喜大悲的事情发生了。中午,藕塘农贸市场组织员工吃年夜饭,协管员刘某席间小酌后回到家中,便感身体极度不适,遂拨打“120”送往医院急救,最终抢救无效死亡。刘某去世后,其家属情绪失控,认定刘的死因虽是饮酒所致,但属于工作期间,要求以工伤处理,提出高额赔偿要求,并声称在大年三十赔偿问题得不到解决的话,他们将把尸体抬至工作单位,拒绝火化。周建洪闻讯后,立即赶往现场,很快稳控了局面,向双方当事人了解案件情况及争议的焦点,一方面通过给死者家属从法、理、情上反复耐心细致做工作,让他们接受死亡的性质,明白要理性维护自身权益。另一方面鉴于刘某家境贫困,又积极与农贸市场沟通,争取在补偿金额上给予适当照顾,经过不间断的调处,大年三十凌晨2时,双方当事人终于在调解协议书签字,周建洪忘却了二天一夜的疲劳,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顺利平息了一场大纠纷。
他能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切实转变服务方式,以在座办公室等群众上门到主动出击,通过结对子、走访、召开组谈会、发放问卷、张贴便民公示牌、公开服务承诺等形式,及时掌握群众服务需求。在他的带领下,钱桥司法所真正成为为党委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难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