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无锡市公安局崇安分局上马墩派出所、禁毒大队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深入践行“扬铁军声威,做群众亲人”的无锡警察精神,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执法、去服务,把大爱的种子播撒在街道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尤其把爱心触角延伸到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身上,让孩子们深深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人间的温情,不仅赢得了广大弱势群体的民心,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获得第二届无锡“十大爱民标兵民警”提名奖的禁毒大队民警居上一家、全所民警和社会各界倾力帮扶涉毒服刑人员子女的故事,在分局上下传为美谈。
狱中托付
2011年11月5日下午,上马墩派出所户籍大厅迎来了两位不速之客——一名中年男子和一个瘦弱的小女孩。中年男子的脸上带着焦急和不安的神情,小女孩怯怯地依偎在一旁,身子有些颤抖,低头喃喃自语,又不时抬起头看看大厅里的每一个人,像是在寻找着什么。中年男子称一定要见社区民警居上,正当众人都感到疑惑时,他回头看见巡逻后回所的居上,急切地叫道:“居警官,终于见到您了,这个忙你是肯定会帮的!”这时候,小女孩也轻声叫 “居叔叔!”随即小跑上前,拉住居上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居上慈爱地抚摸她的头,说:“小佳妮,今天怎么有空来看居叔叔?”小女孩沉默无语,低下了头。该男子忙解释说,“我是他父亲的好友,他父亲被关进看守所后再三叮嘱我,一定要把女儿托付给上马墩派出所的居警官,于是我把她带来了。”居上知道该男子是小女孩父亲以前的“毒友”,笑道:“没问题,就把她留在这里。她和我可熟了,是不是啊?”说着一手抱起小女孩。“我最喜欢居叔叔了!”小女孩乖巧极了,全然不见刚才的恐惧和不安,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走,我们写作业去喽。”随着中年男子的离去,所有窗口民警都知道,居上这回又要做一回全职“奶爸”了。
全职“奶爸”和爷爷、奶奶
小佳妮今年9岁,广益中心小学二年级学生。今年3月,上马墩派出所根据线索抓获涉毒人员刘某。10月,刘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由于刘某父母双亡,早已离异,同样涉毒的妻子十余年来一直下落不明,留下小佳妮孤苦伶仃,无人照管。在刘某刑拘审查期间,懵懂中,小佳妮明白父亲犯了法,失去了自由,悲伤和恐惧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时任社区民警的居上主动把小佳妮带回派出所,带回家里,悉心照顾,带她洗澡,添饭夹菜,准备文具,查看作业,还每天晨昏顶着寒风送她上学、放学,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孩子感受到亲生父亲都不曾给予的温暖。
小佳妮第一次来到居上家,居上不厌其烦地督促她完成作业,当他看到她文具盒里短小的铅笔和磨得不能再磨的橡皮时,眼睛湿润了,他悄悄出去买了很多文具用品放进孩子的书包里。第二天,小佳妮背起书包时,小眉一皱,问居上说:“居叔叔,为什么我的书包重了那么多啊?”“因为叔叔变了魔术。”居上微笑地看着她。然而这一次,父亲因有多次前科被判实刑,注定父亲将长期消失在女儿的视野里。幸好,又见到了居叔叔!
法律无情人有情。为了让小佳妮拥有一个更温馨的安身之所,居上做起了老父亲、老母亲的思想工作。两位老人年近八十,却深明大义,老两口说,反正孙女也大了,正愁没人作伴,就当小孙女养。孩子的事情甭操心,全部交给我们吧!爷爷读书多,每天辅导孩子的功课,背书、默写、讲故事;奶奶厨艺好,天天变着花样给孩子做好吃的,把孙女小时候的衣服给小佳妮穿,真是再合适不过了,还哄她入睡,小佳妮每天都在香甜的梦中醒来。由于居上经常值班、加班,这样,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的“差事”就落到了老两口身上,风雨无阻。老师和同学都说:“佳妮有了一个警察爸爸,爷爷、奶奶也特好。”
倾所相助
对居上的爱民义举,所领导和全体民警看在眼里,敬佩在心里,特别是居上把全家都发动起来给予小佳妮全方位的关爱,令所领导非常感动。公安部部署开展“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后,派出所专门召开所务会研究小佳妮的长效帮扶关爱问题,并号召全所向身边的先进典型居上学习,立足本职岗位,密切联系群众,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当好群众亲人,以此为契机深入推进“三访三评”和创先争优活动,以实际行动当好群众亲人。所长蒋磊带头捐款1000元,其他所领导和民警也纷纷慷慨解囊,短短一个下午就收到5500余元助学金。11月23日,所领导和民警代表来到居上家中亲切看望小佳妮,感谢居上父母一个多月来对小佳妮亲人般的照顾,并将全部助学金交给老人妥为保管和使用。女民警廖珺、冯华、张琪带小佳妮去超市买了新衣服、新皮鞋,购置了学习资料,工余时间给她检查作业、讲解习题。同学们看到小佳妮穿上新鞋,问是爸爸买的吧,小佳妮骄傲地说,“是警察阿姨买的!”
考虑到居上父母年龄大了,为了让老两口休息好,能有更多的精力照顾好小佳妮,派出所民警发自内心地把小佳妮当做自己的孩子,主动利用周六、周日的时间把小佳妮接到自己家中,和自己的孩子同学习、同玩耍、同交流,让她感受到与同龄人无差别的童年幸福。教导员支炎东说,“我爱人是老师,正好在寒假里让她给孩子补补课,把以前落下的功课补上去,春节也在我家一起过。”
奔波
小佳妮的不幸遭遇牵动着全所民警的心,特别是所领导班子更是全力以赴做好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切实解除孩子的后顾之忧。分局刘青局长、倪示远政委对帮扶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高度重视,责成法制科以分局名义向区委政法委书面报告,通过组织行为对此事全力沟通协调。所长蒋磊全程关注各项协调工作的进展情况,多次向分局汇报帮扶事宜,提出指导性意见,研究相关救济款到位后的管理和使用问题。教导员支炎东向资深律师请教司法救济、民政救济等法律法规,确保帮扶工作合法合理、符合相关程序规定,同时为今后刘建清出狱后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积极协调其户籍所在地的广瑞路派出所,由该所领导向街道民政部门积极争取特困家庭经济补助。副所长邬嘉铭第一时间走访区委政法委和区人民法院领导,希望法院解决小佳妮的部分帮扶费用。在多方努力下,崇安区人民法院划拨了专项资金救助小佳妮,民政部门的救济款也补助到位,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人文关怀。社区民警居上多次与孩子的班主任、任课老师电话沟通,要求他们善待孩子,照顾自尊,尽量减少对她的感情伤害。遇到学校开家长会,他只要有空一准参加,详细了解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表现,尽心尽职履行好“父亲”的责任,还主动向学校领导争取,减免孩子下学期的各项学杂费。
高墙内--泪眼喜相逢
春风化雨,大爱无声。为了圆小佳妮一个久违的亲情梦,最大限度地感化和挽救罪犯,12月25日下午,派出所领导、民警代表、居上父母来到市第一看守所,陪同孩子共同探视正在服刑的刘建清,市局监管支队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迅速开通绿色通道,给父女俩创造一个温馨的感情交流环境。刘建清一进会见室,教导员支炎东就说:“刘建清,你看谁来了?”刘建清见到躲在爷爷身后的小佳妮猛地一怔,沉默不语,过了半响才说:“是政府把我弄进来的,我的女儿当然也由政府管。”见他仍有较大的抵触情绪,教导员向其原原本本地通报孩子在全所民警、学校老师、居上父母和社会各界的关爱下健康成长的情况,刘建清脸上显露出一丝惭色。小佳妮一声“爸爸!”像金钟大鼓一样敲打在刘建清的心上,骨肉天性逐渐模糊了他的视线,泪水潸然流下。
“小刘啊,你犯了罪,让女儿独自承受,说得过去吗?!”爷爷语重心长地说,“毒品这东西,以后出来了绝对不能碰,必须与原来的毒友断绝来往,否则对不起共产党、对不起政府,也对不起你女儿!”奶奶说:“小刘啊,你看,佳妮是不是脸色比以前好多了,第一天到我家,一碗红烧肉吃了半碗,身上也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多可爱又可怜的小囡啊!”看到花儿般的女儿,刘建清不禁掩面痛哭,连声说:“谢谢老伯伯,谢谢阿姨!”
监管支队副支队长兼市第一看守所所长吴嘉新感到火候已到,不失时机地教育劝导刘建清深刻反思,好好改造,争取减刑,他说,“刘建清,前半世是为自己活着,后半世该要为女儿而活,这是父亲的责任!等你出去了,我们出钱,你买一身衣服给女儿作为礼物。”。
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一晃眼,会见的时间到了。“佳妮,来跟爸爸坐一起,跟爸爸亲亲,说说话。”所领导说。小佳妮懂事地说,“爸爸,明年我要来接你,也要画一幅画送给您作为礼物。”父女俩亲密地偎依在一起,刘建清抚摸着孩子的头,亲情的泪水交织而流!临走前,所领导告诉刘建清,你放心,有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小佳妮一定会得到最好的照顾,你出狱后我们一定会全力协调有关部门帮助解决你的生计问题,希望你们父女早日团聚。
薪火相传--爱心接力
“感谢你们,感谢政府,你们不仅挽救了我,也拯救了我们整个家庭,谢谢……”2012年春节,当禁毒大队领导和民警再次来到涉毒人员刘建清的家中,向他送上节日祝福,为其女儿换上新衣服、新书包、新文具时,刘建清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2012年5月,随着刘建清的出狱和居上调动至禁毒大队,刘建清的一家成为禁毒大队的帮扶对象,刘佳妮又成为禁毒大队的“女儿”。每周周末,居上都会带她到禁毒大队,女民警为她洗澡,男民警辅导她做作业,居上只要不值班不加班,还会把小佳妮带回家,为她烧一份大餐补充营养。大队也对时常探望刘建清为他送去生活日常用品。另一方面,居上和大队民警又想方设法帮助其女儿解决入学费用等问题,最近,还为刘建清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让走上自力更生道路,帮助刘建清及其女儿过上了的正常的生活。居上及禁毒大队民警长期从生活上、经济上、感情上给予这个涉毒家庭深切的关怀,令刘建清感动不已,他说,他要以彻底断绝毒品,认真对待生活的实际行动表达对公安民警感激和赞誉之情。
尾记
白鸽,眷顾着蓝天的怀抱;绿叶,诉说着对根的情意。在无锡市公安机关“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及“与百姓交朋友,听民声,解民忧”活动中,民警居上、上马墩派出所、禁毒大队全力帮扶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故事只是全市公安机关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弘扬无锡公安铁军精神的沧海一粟。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由万名人民警察的无私奉献和真情付出,一定会让警民和谐之花开得越来越香、越来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