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一线人物
崇川区“满意”书记杨建华的百姓情怀
2013-09-30 17:09: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个儿不高,黝黑的皮肤,笑容长挂嘴边……怎么看,杨建华都和想像中的政法委书记不太一样。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基层政法干部,带领着基层政法人用自己的耐心与微笑,实现着“群众满意”的目标,把执法为民的理念带到群众身边,尽心尽力守护一方平安。

  “群众的信任,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2004年,崇川区钟秀街道运河村居民顾某妻子出车祸离世,法院判肇事司机赔偿22万元,在前期赔付2万元后,便一直拖着不支付。2007年,顾某患食道癌,原本用作营生的三轮车也不能再骑了,医药费用高,赔款又要不到,顾某成了一名上访户。2009年,杨建华接受组织安排来到钟秀街道担任政法委书记,32岁的他凭着一股子冲劲,勇挑重担。了解到顾某的情况后,杨建华多次前往如东、通州四安等地找寻肇事司机,协调公安、法院索要赔款,2010年赔偿款全部到位。该案例也被崇川区政法系统评为2010年十大经典案例之一。

  “办实事”“值得信任”是不少居民对杨建华的评价,也是杨建华的目标。每天,只要杨建华在办公室就得接待不少来访群众。有来反映问题的,有来调解纠纷的,也有来拉家常的。杨建华说:“从前没有接触政法工作时,就觉得从事政法工作很神气,威风凛凛,做了基层政法干部以后才知道,这里面有着说不尽的家长里短,道不完的酸甜苦辣。每每听到群众的信任话语,我心里总有说不出的满足,群众的信任,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干我们这行,每一天都是工作日”

  2013年8月7日,立秋,南通人素有立秋吃瓜的习俗。这天,杨建华自掏腰包买上几瓶酱菜,一箱草鸡蛋,一只篮球,两只大西瓜来到上访户老张家,看望老张和他的孙子。“住在安置房里的老张家连个像样的房门都没有,确实困难。可是老张的诉求依据的事实,经核查与其本人口述并不一致,因此只能在生活上多给他些帮助。快开学了,我们从街道助学资金里申请了800元给老张孙子送去,”杨建华说,“缺乏人际交流,因一时的生活困难把自己与他人隔离,滑到社会边缘。像老张这样的上访户在我们这儿不少,其实只要有人愿意走近他们身边,多听听他们的想法,多嘘寒问暖,问题都好解决。”

  说起工作头头是道的杨建华,谈到家庭就心存愧疚。杨建华说:“每晚到家,都要看看熟睡的女儿,早晨离家女儿还没有起床,孩子开学也没能好好给她张罗,希望她能理解我这个不负责任的爸爸。”适逢钟秀街道南方市场搬迁的几个月,杨建华每天早晨6点就得开始工作,调研、调解、提供服务一直忙到半夜才到家。平时困了累了就躺在办公室的沙发上闭会儿眼,沙发一头的扶手早已深深地凹下去,抽屉里的体检预约卡还是2011年的,他说:“这两年连体检的时间都没有,干我们这行,每一天都是工作日。”

  “‘为人民服务’这本书永远也读不完、学不完”

  崇川区是全国“社会管理示范区”,又是“大调解”的发源地。除了处理信访维稳外,基层政法委书记还肩负着社会管理、依法治街、民调等多项工作。“我们做任何工作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让群众满意,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将各项工作融会贯通,合理利用。”杨建华说。

  在社会治安上,老百姓希望减少犯罪,生命财产得到保障,杨建华便抓好综治专兼职队伍建设,以制度管理人、以制度激励人,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各类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仅2012年辖区各类综治力量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74人,其中治安类23人、刑事类40人、网逃人员11人。生建村社区还被评为全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先进集体、南通市未成年人零犯罪示范社区;在公正执法上,群众希望政法干警严格执法,增加办案透明度,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杨建华便在街道范围内全面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社情民意调查,街道在建7个房屋拆迁项目全部进行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项目全部进展顺利,有些项目只用半天全部签约完毕;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群众希望管理更加人性化,对社会的服务更到位,杨建华先后在百花村、联合村、中心村等地建立“一键通”民生工程、新市民调解室、装饰装潢纠纷调解工作室,2012年全街道受理各类社会矛盾纠纷63起,调解63起,调解成功63起,调解成功率达100%。

  杨建华说:“新时期的基层政法工作难度大,要求高,我们需要为群众服务的事项也很多,因此,‘为人民服务’这本书永远也读不完、学不完。”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